以下是摟主的一個集合了里程兌換實戰、休息室兩艙體驗及心路歷程的複合型「遊記」,希望大家喜歡。
獨在異鄉為「逸客」,每逢佳節倍「思春」。
大家好,我是摟主。2017-2018年末的行程沒有像去年那麼隨(fang)意(dang)啦,主要原因是摟主的LD當時已經返回國內找工作,無心旅遊。起初LD計劃會在聖誕節期間回來美國,然而因為找工作的事情奔波,導致聖誕節無法來美。聖誕節,以前不曾是,現在並不是,將來也不會是摟主的節日,而只會是摟主的假日,思妻心切的摟主於是臨時決定要回國。
做決定要回國的當時已經是12月14日左右了,由於手頭簽證過期,所以回去還得續一下籤證。做了決定後,摟主先是查機票,可是當時輕信了DL搜到的票且不知道是幽靈票,在還沒有做機票預定時選擇了19日下午在上海的簽證面談;由於個人原因之前已經交過錢並取消過一次,因此當發現DL搜到的是幽靈票後,驚訝發現19日的面簽不能再改了。(美簽Tips #1:簽證預約可以在線取消然後重新預約,但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因為假期比較短,所以摟主選擇了上海中信總部(中信銀行泰富廣場支行)自取護照的方式。選擇合適的取護照方式和地點,對於受到簽證check困擾的理工科PhD們(有過check就只能拿一年有效的美簽)尤為重要,且看摟主在這方面的分析(美簽Tips #2):

要知道AP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傻傻的等;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有些Clearance你永遠不必等……呃,該等還是要等啊
~~~~~~~~·~~~~·
美國在中國大陸北京設有大使館,在上海、廣州、瀋陽、成都四地設有領事館。這五個城市之間的簽證系統,尤其關於check的信息部分貌似是獨立的。舉個例子,摟主在2015年末就在北京被check過,然而這次為了方便家在合肥的LD過來,選擇了上海面簽;而面簽的時候VO貌似看不到摟主前一次在北京的check記錄,因此又來了一次新的check。而這次摟主如果選擇的是北京大使館,也許就不會有check(physixfan以及大部分人的經歷)。美簽tips #3: 選擇在上一次check的使領館簽證,且簽證身份等信息以及個人簡歷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極有可能不會再來一次check,但簽證有效期仍為一年,即有過check歷史之後的F1簽有效期只有一年,甚至會影響到B1/B2的有效期(作者Colin的經歷)。無論如何,不管check與否,摟主都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要節省拿護照的時間的話,摟主選擇了上海中信泰富廣場取件,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美國使領館跟中信網絡的合作在護照傳遞方面是怎麼樣操作的,一般情況下護照從使館送至申請人選擇的分行有以下幾個步驟:
Step 1. 美國各使領館在護照貼上籤證後,會將護照發給使領館所在地的中信總部。中信總部包括了以下幾個(注意這些總部的名字,雖然有些名字上叫分行或者支行,但它行使的是美簽轄區內的總行職能):
- 北京-總行營業部,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27號, 投資廣場;
- 廣州-中信銀行營業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233號中信廣場東側首二層;
- 上海-中信銀行泰富廣場支行,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號中信泰富廣場GF;
- 成都-中信銀行分行營業部,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480號拉德方斯大廈;
- 瀋陽-中信銀行南湖支行,瀋陽市和平區彩塔街50號。
Step 2. 中信總部將護照分發到總部所在地的支行,比如上海泰富廣場支行把護照發到其它的支行;或者是分發到轄區內的各省府所在地總行,比如從上海泰富廣場支行(再次注意這個雖然叫支行,但其實在美國簽證方面行使華東區總行的職權)發到合肥市的中信總行(合肥分行營業部)。
Step 3. 這些轄區內的省府所在地的中信總行(比如合肥分行營業部),把護照分發到全省非省府的分行營業部(比如安慶分行營業部);或者是該省府所在地的中信總行(比如合肥分行營業部),把護照分發給本市的其它支行(比如合肥濱湖支行)。
Step 4. 某省的非省府城市的分行營業部(比如安慶分行營業部)把護照發給該城市其它支行(如安全棋盤山路支行)。
因此,從上面的投遞順序我們可以看到,要想節省取件時間,則最好選在靠前層級的中信銀行網點取件;根據摟主現有的DP,以上每個Step基本上要花一個工作日;反之,如果選擇「代傳遞服務」即所謂的遞簽,在投寄護照等遞簽材料時,選擇層級靠前的中信網點進行投寄,也可以節省時間。除了選擇合適的營業網點之外,還要考慮該網點的營業時間。非常垃圾的是,如果你打電話去上海中信泰富廣場這個網點去詢問營業時間,是沒有人接聽的,而令人氣憤的是,打電話到中信客服95558去詢問,結果被告知中信系統裏面登記的電話號碼也就是那個號碼,並沒有營業時間等相關信息。感嘆一下國內移動支付這些東西快速發展了,最基礎的公共信息方面卻沒有做得很好。還有補充一下籤證後拿走和遞交護照(美簽Tips #4),在任何時候任何城市(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的)簽美簽,無論check與否,都可以無條件當場拿走護照;尤其在check了的前提下,拿走護照能使自己有更好的機動性和更大的主動權。更好的機動性:比如摟主在國內時身份證過期了正好用護照作為ID,雖然乘車取票什麼的便利性比正式的二代身份證差了不只一個數量級;摟主設想過如果在加拿大簽證被check了,就可以來一個加拿大——歐洲——北非——南非——中東——日韓——回國——東南亞——紐西蘭澳洲——南美洲——中美洲——加拿大的環遊,最後一站回到加拿大貼簽證後,大跨步地跨進美國。更大的主動權:如果護照在簽證clear之前進了使館,則簽證的有效期基本是從clear那天附近往後一年(有過check記錄的只有一年);而如果護照在手上,等簽證clear後收到通知郵件的一周後再交還大使館,則有效期整體會從大使館收到護照的那天附近開始往後一年。
~~~~·~~~~·~~~~·
意料之外的幽靈票,意料之中的check
在確定簽證日期後趕緊訂票,本來計劃用達美里程DL兌換東航MU的票,但最後關頭髮現是幽靈票,而簽證日期無法更改,於是只能硬着頭皮用美聯航里程UA換了個經慕尼黑MUC飛上海的漢莎航空LH票加國航CA票。行程起初為華盛頓IAD-波士頓BOS-慕尼黑MUC-上海PVG,後來竟然驚奇地發現摟主的第二base夏洛特CLT有LH直飛MUC,因此迅速改簽到CLT-MUC-PVG,省了很多路上時間及轉機時間,兩段分別由LH和CA執飛,均為商務艙,80k加稅費加$50的close-in booking fee(普通會員需要$75,UA銀需要$50,該貴賓資格得益於萬豪白金贈予的UA銀會員)。CLT機場貌似有且只有AA Club一家休息室(准入規則看此),因此到機場就沒必要太早了。
整個CLT-MUC的飛行體驗中規中矩,A330機型,雖然商務艙座椅布局跟A380的商務艙幾乎完全一樣,但睡起來感覺空間很擠;不知道是要見LD大人太興奮了還是真的感覺空間狹小,因此飛機上睡眠不是很好。
到達慕尼黑機場MUC轉機,讓摟主對德國機場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之前在法蘭克福機場FRA轉機,國際到達的旅客需要經過安檢才能到各個Concourse,即使是國際轉國際,因為FRA太大太繁忙,漢莎航空LH一家就佔據了很大的Concourse,而其它國家的星盟航司則在另一個Concourse;而MUC小而精,貌似國際線的航班起飛和到達都是在同一個Concourse中,因此很難想像摟主去的漢莎休息室對面就是下一個航段的國航航班。漢莎休息室的准入規則請點擊複習。

回憶帶LD大人坐F的崢嶸歲月,自己一個人坐J艙只能望牌興嘆

LH的Senator和Business休息室是在同一個入口

前台一側為Senator Lounge,另一側為摟主去的Business Lounge
在商務艙休息室里吃了點酸奶,被這超好吃的口味驚艷到,完全不膩,甜度非常合適,於是連吃了兩杯。整個休息室比較小,但是設施還是比較齊全的,適合短時間轉場的摟主。在下一班飛機登機前半小時趕去洗了個澡。

旅途疲勞,洗澡回血

竟然在德國吃到好吃的酸奶,摟主很訝異
摟主去的這個休息室是非申根區的H24登機口對面的休息室,大家可能記得用白金卡可以在MUC機場使用LH休息室的這個權益吧?但摟主詢問後得知這個權益只適用於Terminal 2的Satellite區的休息室,由於時間倉促因此放棄了探尋。根據星盟休息室官網得知,那個Satellite區的休息室位於L11登機口對面,然而摟主上網查遍了MUC機場航站樓地圖仍然沒有找到L登機口……難道是隱藏關卡???貌似找到了個地圖大概知道了方位,但當時還是時間不夠沒法體驗啦。

目送LH A350,國航A330前往跑道
國航段的A330就不提了(雖然這是摟主第一次坐國航的兩艙),整體比較一般,沒有值得寫的,雖然飯菜還比較合中國胃。作為中國人,十分想在各個領域推薦中國的產品/服務,可是等真的坐了這班國航之後,才發現要推薦國航真的拿不出手、開不了口……(本文寫於croco8dile的國航吐槽貼之前…… )隨便點幾個方面吧。比如商務艙的前方壁上有一個稍大一些的顯示屏,結果播放的中國旅遊宣傳片時竟然完全沒有英文字幕,而且沒有聲音,這難道是放給國人看的,宣傳旅遊不應該多對外國人宣傳么……?空姐選用年輕漂亮的是東亞東南亞航空公司的「傳統」,但是機組裡也得有個把有競爭力的吧,至少得能用英語熟練清晰準確地傳遞信息?摟主看空姐跟鄰座的德國小哥交流起來那Chinglish真是讓人捉急……此外,摟主在起飛前就點餐選了牛肉的,空姐已經用筆記下了,但是上菜的時候卻上成了蝦(好像是另一個空姐上的菜),這說明她們之間的信息傳遞非常的低效,讓兩艙體驗打折扣。就以上幾個方面,基本上決定了國航的兩艙市場價會比漢莎低些。鄰座的德國小哥是被西門子派去中國出差的,他們公司只給他們買便宜一些的國航(估計是不是還有公司特價更便宜);因此,當摟主被德國小哥問到中國哪個航空公司最好時,摟主竟無言以對,畢竟這是第一次坐大陸的航空公司的兩艙……

不好好表現,怎讓人推薦
也許是前一段沒有睡得太好導致困意積壓,國航這一段還是睡得好一些;但兩段狹小的空間和冗長的排隊人群讓摟主覺得以後能飛頭等艙就盡量不要坐商務艙啦,其實摟主自己坐過的商務艙也只有CA, LH, CX, TG, UA,相比之下國泰CX是最舒服的。飛機隨後順利到達上海。當時Colin大在享受上海瑞吉的奢(bi)華(ge),可惜出機場時間已晚,趕不上去蹭Colin大的瑞吉早餐(摟主的LD還在趕來上海的高鐵上),於是就打滴滴之前前往預訂好的的希爾頓酒店,31000一晚。貌似每個美國使領館旁邊都有一個默默陪伴的希爾頓有木有?北京的三元橋附近的希爾頓酒店,上海靜安區的希爾頓酒店……不過其它幾個領事館的希爾頓都離得有點遠哈哈~~~上海靜安區的希爾頓酒店沒有特別超乎想像的地方,就連早餐都不能在樓下吃,着實讓摟主訝異。但聽Colin說這是個很有歷史的酒店,2018年起被錦江集團收回經營權之後,上海希爾頓將走入歷史。

上海希爾頓
摟主在上海簽證被check了,依計當場拿回護照,不要走開,返美行程更精彩喲~~~
~~~~~~~~~
簽證批,護照領,機票隨緣訂;瞬移五城三萬里,陸空急行軍
返程的精彩時刻來到,先交代幾個鋪墊:回國還有一個支線任務是換身份證,因為假期沒有那麼長,並沒有打算在美簽批下前出境旅遊,因此摟主回鄉辦好身份證(身份證需要等一個月多才能拿到,因此又額外花十塊錢去辦了個臨時身份證)後就找中信銀行以補交材料的方式上交了護照。在簽證批下來的約一周前的周末(1月5日的周末),摟主和LD以及岳父母帶上行李入住了外灘和平飯店,本以為當周周一簽證會clear,結果還是沒有等到;由於摟主最後一定會從上海取護照然後從上海出發返美,所以我們從和平飯店退房時,將最大件的託運行李(裏面裝的一半都是螺螄粉^.<)寄存在了和平飯店(布局tips #1 國內酒店一般入住後都能免費寄存行李長達一個月),然後去國內其它城市旅遊,直到周三回到LD的家鄉合肥。
1月10日,周三,合肥,家中
周三晚上,摟主發現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更新了一下日期,這說明簽證第二天就要issue了(美簽Tips #5)。
1月11日,周四,合肥,家中
果然周四傍晚發現簽證issue,無論如何approve了就是好的。
1月12日,周五,合肥->上海

合肥到上海其實並不近啊
周五中午查詢護照狀態發現「已從領事館收回,正在安排運送」,摟主由於假期短,決定賭第二天護照能從銀行領取,於是在大概下午4點的時候,緊急訂了當晚從7點多合肥去上海的高鐵票(就在那日之前發生了合肥一女子扒阻高鐵車門為了等老公事件,雖然LD送摟主去,不過不會扒車門的哈哈哈!!)。所有行程都爭分奪秒,由於合肥南到上海虹橋或者上海站需要3個多小時,如果第二天早上出發,算上從家裡到合肥南(地鐵時間),地鐵轉高鐵等車時間,從上海到達後去領護照時間,以及去和平飯店取行李的時間,再趕往浦東機場的時間,絕對在上海浪費個大半天甚至一天,因此摟主趕緊在周五背上背包,帶上登機箱提前趕到上海靜安寺附近下寨。(布局tips #2 所有耗時估算精確到小時,對於重要事件一定要留有最充足的時間)在上海的落腳點選了一個Airbnb,用Altitude結賬的(可以報銷喔),是一個裝飾還不錯的弄堂,離取護照的銀行不是特別遠。入住之後大概查了一些次日的航班,但在護照完全到手之前不敢訂機票。護照到達使館的郵件過了零點才來……

榻榻米風格的Airbnb
1月13日,周六,9:00 AM CCT,上海靜安寺附近某弄堂
啃了一下一路帶過來的麵包充饑,摟主大概9:00 am出門,9:30 am左右拿到護照,確定簽證無誤後,騎上共享單車趕回入住的弄堂後開始查票。當時烏合聯盟DL block了72小時內出發的兌換,因此迅速排除了DL;星空聯盟UA查詢的結果大部分都是要經歐洲中轉,時間長不說,歐洲至美國的航段竟然都是美廉航的,不能忍;因此就基本上選擇寰宇一家系列的JL或者CX執飛。CX的兩艙已經坐膩了(雖然只坐了一次( ̄▽ ̄)~*),能不坐盡量不坐,這不剛好,當時已經早上10點多了,經HKG飛去JFK之類的CX的航班只有周日晚上才能到達JFK,導致如果走這個選項的話從JFK租車連夜開回來唯一選擇(超過八個小時的夜行),而且這還是一切都準點都順利的情況。為了減小變數,決定預訂當天(周六)2:00 pm從PVG轉NRT前往JFK的日本航空JL頭等艙(PVG-NRT段為商務艙),想要體驗NRT-JFK的JL頭等艙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摟主之前攜LD坐過JL的頭等艙,但是飛行的方向是從日本以外的地方飛往NRT,餐食的供應上就沒有那麼高大上(請參考下面的航司餐食選擇與路線規劃總結),所以還是想體驗一下從NRT出發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設計和製作的頭等艙和食料理。選定了要乘坐的航司後,下一個問題是,用110k AA訂呢還是75k AS呢?摟主選擇了後者。原因一:當時時間很緊張,用AA訂需要連VPN打電話,信號不穩定以及需要的時間長短不確定。原因二:摟主查到從JFK到ROA的周六當晚以及次日早上的航班或是沒有位置放出,或是從JFK銜接不上。因此決定先飛抵JFK再說,如果屆時有位置放出再預訂也不遲。(其實當時看JFK-ROA周日傍晚至晚上的航班貌似是有的,然而起初並不想在JFK耽擱太久,所以就沒有用AA里程訂JL+AA的聯程)。
關於AS里程,雖然摟主之前幾乎就沒有用過,但用AS預訂JL非常簡單啦,查詢直接在AS官網查,很快就搜到了PVG-NRT-JFK的JL航班,然而摟主突然想到,AS里程是少有的支持單程stopover的里程,這麼飛不加stopover是不是有點太浪費,因此摟主搭了一個AS的國內頭等航班在最後,這就是free one-way。這個free one-way在地理/日期上沒有太多的限制,只要是AS執飛的航線都可以,比如摟主訂的是BWI-SAN,里程上沒有變化,而稅費只需要多收國內航線的5.60 USD。(布局tips #3 熟悉規則,利用規則,將里程價值最大化,不熟悉的:多看博客學習多留言討論多在群里交流多用awardhacker)

小動手指,就能拿到一個美國境內免費航班的國內頭等艙
AS里程不夠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申BOA Alaska信用卡以及用大禮包喔。
1月13日,周六,11:00 AM CCT,上海靜安寺附近某弄堂
出票之後馬上出發,怎麼樣走最快呢?來不及多想,摟主直接拉着行李出門的同時叫了滴滴,目的地設置在和平飯店,因為要去拿之前寄存在那的託運size的大箱子。上了滴滴車後,考慮到時間比較緊以及勞累程度,不想去擠二號線地鐵,尤其地鐵二號線還要在廣蘭路換乘一次,因此想體驗一下從未體驗過的磁懸浮列車。在車還沒到酒店的時候,摟主跟滴滴司機商量了在門口稍等幾分鐘,這樣避免再次叫車,滴滴司機大哥欣然答應。到了和平飯店,把行李牌交給門童小哥,取到行李後馬上繼續坐着滴滴趕去龍陽路地鐵站。(布局tips #4:隨機應變,見機行事,計劃不如變化,在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要當機立斷)

滴滴轉場,耗時半小時多
1月13日,周六,11:38 AM CCT,上海龍陽路地鐵站(磁懸浮站)
磁懸浮真的很快,十分鐘左右就從龍陽路抵達了浦東機場。然而意外發生了,到達浦東機場時,列車車門與屏蔽門是對準的,但是沒法開門,車內的乘客很多都很着急,畢竟大多數人坐磁懸浮就是為了趕時間的,有旅客開始跟乘務員吵起來;好在經過15-20分鐘,車向後向前挪了一下位置,車門終於能打開了,尷尬的是,車門和屏蔽門是「完美」錯開的,大家可以腦補摟主一手提一個行李箱從屏蔽門和車門的夾縫中擠出去的情形……(布局tips #4:發生意外,不要慌亂,盡人事,聽天命 ^.^)

磁懸浮轉場,耗時10分鐘左右;相比之下,地鐵要1小時10分;打車在通暢的情況下要32分鐘
1月13日,周六,時間未知,浦東機場出發層
出了車站趕緊趕去T1航站樓辦登機牌,由於是兩艙,所以沒有花太多時間。從中國出境數次,不知道當時是因為趕飛機心情焦急,還是真的趕上了午飯時間導致工作人員減少,第一次覺得出關效率如此低,弄了估計有半個小時。出關之後是機場安檢,好在是坐的兩艙,浦東機場有專門的安檢通道,快速通過安檢後趕去JL在PVG的休息室——39號貴賓室。

在上海吃到了極具上海特色的蔬菜——「上海青」

淋浴空間很簡單

小但是裝備齊全,上海和日本好像都很喜歡電動馬桶
1月13日,周六,12:40 pm CCT,浦東機場一號航站樓39號貴賓室
JL每天有三到四班往返上海和東京的航班(其中一班是到羽田,其餘到成田),2016年後,JL關閉了自營的櫻花休息室,改用上海機場貴賓服務有限公司貴賓室。這個貴賓室基本都是PVG-NRT的商務艙乘客,摟主快速找了個位置吃了點炒飯和小籠包。雖然是離登機時間不久了,但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在JL NRT的頭等休息室體驗,摟主立即決定去沖個澡(布局tips #5: 犧牲次要體驗,完成主要體驗)。澡間雖小,物品俱全,洗了大概五分鐘聽到登機通知,等再過五分鐘「洗」出望外,休息室已沒有乘客。於是趕去登機口,登機口沒有登機橋,而是需要搭乘接駁車;其餘商務艙乘客已經出發了,於是只能跟隨經濟艙乘客一起搭乘接駁車;在走上登機梯時,不免警覺地看看附近有沒有老人,擔心他們會向發動機扔硬幣……
PVG-NRT的商務艙是牙醫床,雖然不能平躺,但腳踏的存在避免了傾斜時的下滑,加上一路奔波勞累,舒適度還是不差的。餐食應該比經濟艙稍微好一些,應該是中規中矩的日餐。比較囧的是,在中日航線上,日航竟然播放一些中國艦船在東海活動的新聞,不知道是新聞恰好播到,還是有意選擇播放。
到達JL所在的成田機場一號航站樓(ANA和UA等星盟航班在二號航站樓),航班着陸至下一班起飛之間,除去登機等一些時間,真正能去休息室體驗的也就一小時。JL NRT的頭等休息室不大,所以設計時很多牆面安放了鏡子,使得空間感增大。設施還是比較全的,觀景比較好;馬殺雞很早以前改成了按摩椅,沒什麼人在用;餐食當然是摟主關注的重點,日式小食種類很多,另外有壽司吧台現場握壽司,所有菜單都可以提前去JL官網查看(比如頭等艙的食物菜單和酒單)。
登機過程比較順利,日本應對「美國優先」的審查手段就只是拿着問題牌,詢問每個乘客是否幫陌生人攜帶了東西等等。頭等艙上座率大概4/8,摟主的頭等艙的座位是2K。為了吃到和食,摟主一上機就儘快點餐,避免供應不夠的可能。整個休息室及飛行體驗,請大家看下面視頻哈;除了吃到米其林三星龍吟的和食配餐外,還吃了一大塊西餐的和牛,由於量很足已經基本上吃不下其它的小食了;早餐也是選擇日式的,另外要了個咖喱牛肉飯小食。吃飯之餘就是睡眠了,鋪床選擇了hard床墊;整個睡眠體驗還是不錯的,除了中途被陽光「叫醒」:飛機起飛和降落都是夜幕降臨之時,然而中間有一段是白天,由於沒有拉下遮光板而被亮醒了一次,醒的時候看到空姐急忙拿着一根長杆子幫我們把遮光板拉下來,說明她們早就有準備的啊=.=“`航班降落排隊入關,CBP什麼都沒問就直接蓋章放行了,報關單被CBP而不是之後的行李檢查員收走(近期摟主從巴巴多斯回美時連報關單都沒發放,很多人也沒填,摟主的LD後來來美時,最後一段從韓國飛美國,也沒有填報關單)。
博客中有類似的日航頭等艙體驗文,比如:
1月13日,周六,6:30 pm EST,JFK T1到達層
提取行李後,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從紐約開往ROA一帶的神秘大巴,不過在上海的時候提前用Google Voice打電話確認過發車時間是每天7:30 pm。於是看一下表,地鐵去非常折騰打uber去市區居然N貴,大概也差不多要一小時因此不一定趕得上,加之兩個手各拉一個箱子還是挺沉的,還是決定不折騰了,放棄該選項。
下一個可能性是租車,由於存在時差,當時並不是特別困;快速查了一下從JFK到ROA租車,異地還車,一日,才140 USD;但是額外的花費有過路費、油費等,而且一個人開車久了且大晚上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會犯困的,深夜的又沒法接到要carpool的同行人,跟LD語音通話短暫討論後決定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飛回去了。
於是在機場查詢航班,這裡想要吐槽一下AA的app,UA和DL的app都能查和兌換里程票,而AA的只支持現金票查詢,sigh……只能找個角落拿出本本查詢,還好有先見之明在飛機上給手機和電腦都充足了電,以面對任何可能的變數,否則在JFK的到達層當時都人山人海,找個站立之地都難,更別提找電源了(布局tips #6: 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比如不要相信國內的高鐵站能很容易找到充電的地方,不要相信美帝每個機場都是有免費WiFi)。查到的結果是,周六當晚和周日早上的AA航班還是沒有放出來,於是兌換了如下的行程:

AA 1451接AA 4817
剛剛吐槽了AA的app,這裡又想感謝一下AA啦,在1月12日也就是乘機的兩天前的時候送了摟主一個免費試用的AA platinum pro會員,有效期到5月底,天上掉餡餅怎能不抓住,先抓住,吃不吃就再說,所以收到免費會員郵件的時候就立即註冊了。(布局tips #7: 免費的東西覺得有30%可能會用上的就趕緊註冊吧,對這些好東西要有靈敏的嗅覺,1月12日是護照狀態變「派送中」的周五,當時還小糾結了一下什麼時候去上海,但還不忘時不時看看有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情報)有了這個會員資格,摟主輕鬆的花了12500 AA里程加5.60 USD稅費訂到了上面的行程,省了75刀close-in booking fee,然而……還是百密一疏,ROA機場是AA Reduced-Award List上的,因此單程只需要8750 mile(非直飛選項),算上10%AA聯名卡的報銷的話,最終只需要7875里程,此處虧了3375 mile,唉,以後長記性了……(布局tips #8: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漏算了這一着,摟主去面壁三分鐘=.=““)
機票搞定了趕緊訂酒店,大概看了一下附近的酒店,由於不是趕清晨來機場,所以還是選一個帶早餐和shuttle的好了,最後決定了JFK Hilton,一晚消耗37k希爾頓點數,白金/金會籍資格保證了早餐。這裡對比一下啊,稍早前在合肥給爸媽訂了5晚希爾頓酒店一共花了40k希爾頓點數(點數換房住四送一),這JFK Hilton破店一晚就要到37k。
由於需要到酒店洗個澡休息一下,因此沒有直接在機場check in JFK-CLT-ROA的行李。到了酒店後,在app上check in後,發現可以standby靠前的如下航班,想着早點回去,於是趕緊提交standby:
- (日期都是1月14日,所有時間都是EST)
- AA 1397 JFK—CLT 1:00 pm起飛,3:00 pm到達 Standby
- AA 4965 CLT—ROA 4:09 pm起飛,5:12 pm到達 Standby
1月14日,周日,11:30 AM,JFK T8 出發層
退房後就坐shuttle來機場check in,並且把兩個箱子都託運了,以增加摟主在機場內的機動性。Check in時打印了四張登機牌,包括原有行程的登機牌以及standby的登機牌。兩件託運行李的貼單只確定了是會跟隨standby的走,但當時都沒有仔細看,為後面的一個小插曲埋下伏筆。由於酒店吃了早餐想繼續在床上睡會調調時差,因此沒有計劃早上到機場體驗休息室。但是check in之後時間還有大概半小時這樣,並且中午肚子還是餓了,於是選了離登機口最近的AA Club吃了點香蕉橘子什麼的。
1月14日,周日,12:30 PM,JFK T8 AA 1397次航班登機口
到登機口的時候,Agent把登機牌從standby換到了正式登機牌,順利登機,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起飛前空乘再次檢查飛機,竟然發現衛生間壞了;找了倆修理工上來看,沒法及時修好,結果大夥在飛機上坐了近三四十分鐘後聽到了被要求全體下飛機的指令。廁所壞了的飛機是不能起飛的,AA要改用另一架飛機(等起飛至少再往後延誤一小時),並告訴乘客下機後如果有後續航班受到影響的乘客可以去客服處改航班。按照這個情況,摟主就算繼續乘坐standby成功的已經晚點超過一小時的AA 1397到CLT,也是絕對無法接上同屬standby的CLT-ROA AA 4965航班;而且,AA 4965 standby還不一定能成功clear呢……(有些clearance你永遠不必等……)所以……
1月14日,周日,2:00 PM,JFK T8 AA Flagship Lounge
事已至此,摟主決定去休息室好好填飽肚子,然後坐原有航班飛行(起飛時間4:52 pm);周六JL頭等艙到達JFK的時間是傍晚 6:25 pm,周日JFK-CLT的航班時間是4:52 pm,兩者相差不超過24小時,可以視為轉機;雖然不是聯程機票,但不妨試試看能否拿着前日JL頭等艙的機票去AA Flagship Lounge吃吃喝喝?不試不知道,一試真可以,成功用了75000 AS兌換的頭等搭載 12500兌換的經濟艙,在AA Flagship Lounge解決了午飯跟晚飯。對了,摟主只進了AA Flagship Lounge,而沒有能進到Flagship Dining;因為,除了AA洲際平躺的兩艙(JFK-SFO, JFK-LAX)和國際AA兩艙航班外,只有目前有租用協議的CX的兩艙可以進AA Flagship Dining。但是即使進不了Flagship Dining,在Flagship Lounge普通區域的餐食相比以前已經是巨大飛躍。大概兩年前,摟主就帶LD坐CX頭等飛回來時體驗過,不過那是在翻新前,而且還是叫AA First Class Lounge,可是餐食和服務平平,設計感也不強。現在的AA Flagship Lounge,除了沒有躺椅和按摩服務之外,其它的設施還是比較足的。在休息室填抱肚子的同時,摟主拿起手機通過Twitter跟AA查詢和確認了會飛原來傍晚的航班。(布局tips #3 again 熟悉規則,利用規則,將機票價值最大化)
1月14日,周日,4:20 PM,JFK T8 AA 1451次航班登機口
吃了晚飯直接去登機口,摟主用順利上機,不過忘了是用原始登機牌還是AA app裏面的登機牌了;在北美乘坐飛機,如果有一張打印出來的登機牌會比較容易留存證據,而app上的登機牌一定是會自動更新的,用來登機則比較準確。
1月14日,周日,7:10 PM,AA Club休息室門口
飛機到了CLT,轉機時間不長也不短。繼續用JL頭等艙登機牌搭載AA經濟艙登機牌的策略,挺進CLT唯一的休息室——辣雞AA Club;AA Club前台發現我的行李隨着standby但最後沒有坐的AA 1397到了CLT,但到達位置是行李提取處;摟主趕緊看了一下AA app裏面的track my bags,再一細看手中的行李託運收據,竟果然沒有CLT-ROA這一段。摟主於是趕緊下到到達層行李提取處,拿到行李趕緊回到出發層,然後去櫃檯託運,這時就發現亂子了,由於創(zuo)新(si)standby而且還託運行李,再加上standby的第一班AA 1397的 standby-clear-cancel-no show變化的複雜情況,系統裏面竟然找不到的票了,好在跟地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manager看得到所有的訂票和standby歷史,這才幫我重新託運。之後,摟主趕緊過安檢回到登機區,成功用JL頭等艙機票+AA經濟艙票進到AA Club去休息。這個休息室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離開的時候發現AA Club門口有個漢莎航空的標誌,敢情之前回國坐漢莎航空的時候,漢莎都沒告訴摟主可以進這個休息室?(布局tips #9: Standby帶託運行李就是給自己製造麻煩,好在摟主就善於應對麻煩)
1月14日,周日,9:30 PM,AA 4817次航班登機口
最後一段CLT-ROA,摟主當時就預感到不會很順利,因此留足時間提早去了登機口;登機開始後,馬上排隊掃登機牌,系統果然無法識別;於是被晾一旁等候,摟主把之前的經歷又解釋了一遍;好在自己來登機口比較早,小黑空哥也比較給力,十分鐘內重打了登機牌,在大部分人都登機完畢後登的機,當時挺擔心萬一空位都被standby的人填上了咋辦。一路「機」車勞頓,終於在周日晚上回到了破ROA。(布局tips #10: 在遇到麻煩事時不要沮喪,而是要從中學到經驗且為下一步可能出現的麻煩做出預判)
總結
以上是摟主返程72小時的跳棋式歷險記,基本上都是精確到小時的快速機動。閃電行動的前提是:深思熟慮運用里程,沉着冷靜預判險情、巧思應變防備後果,大家不妨也來試試?
航司路線規劃建議(個人建議)
飛國際航線,尤其是飛國際航線的兩艙,特別是飛國際航線的能平躺的兩艙時,設計好的線路不僅能在飛機上吃到自己滿意的東西,同時能充分體驗休息室。
- JL/NH/OZ/KE/SQ/TG一類的東亞東南亞航空,從NRT/HND或者ICN hub出發到國外的航線是本國供應餐食,因此最好選擇從hub出發的國際航線;此外,有些航空比如SQ,從hub出發時還能提前點餐;另外SQ的Private Room只提供給從Hub出發的頭等艙乘客,到達及轉機的乘客均無資格。
- EK/QR/EY一類,中東航空提供的餐食不會比美國的差,但比亞洲還是差一點,因此上次蜜月行,摟主選擇BKK-DOH的方向,是考慮到泰國也是廣義上的大中華飲食圈,餐食應該不會比DOH-BKK的差;而為了要體驗DOH的Al Safwa Lounge,則不能把目的地設置為DOH,而得在DOH轉機,因此後面搭上了一段QR執飛的DOH-DXB航班(斷交後沒有這個航班啦)。
- BR/CA/CX一類,要麼不存在訂餐問題(CA的訂餐就是擺設,且頭等艙與商務艙沒有什麼差別)要麼訂餐與方向無關,因此方向可以隨便選,比如BR執飛的航線無論是從hub出發還是飛往hub的方向的國際長途航線,均可提前網上選餐。
- UA/AA/DL,餐食翔類,隨意選擇方向,最多順便看看UA Polaris Lounge呀AA Flagship Lounge呀就得了,簡單吃飽趕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