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 更新】21年8月起AS里程將無法兌換EK任何航班……
【2018.12 更新】由於文章維護有些滯後,這10個月其實有蠻多新信息都沒有更新… 這裡簡單羅列下:
- AS和Aer Lingus愛爾蘭航空達成夥伴協議,聯盟勢力再次壯大。大家都應該能注意到,現在阿拉斯加的夥伴多數來自oneworld聯盟,而以前幾乎平起平坐的ST夥伴現在只剩KE了… 一方面原因是達美和阿拉斯加的西雅圖之戰,導致達美拉家帶口(法航,KLM,墨西哥航空和達美的關係都非常緊密)和阿拉斯加斷交,另一方面也謀和阿拉斯加希望以oneworld connect的身份加入OW聯盟的傳聞。新進的幾個夥伴除了新航為繼承VX的夥伴關係,其餘也都為OW成員,或OW航司的子公司。
- AS的新老好基友齊發力,愛爾蘭航空已於18年5月18號開航DUB-SEA直飛航線,日航將於19年3月31號復航NRT-SEA,國泰將於19年4月1號開始執飛HKG-SEA直飛航線,新航將於19年9月3號開始執飛SIN-SEA直飛航線。以後阿拉斯加里程更加好用了。
- 不過AS也學壞了,明年1月起的所有航班(包括現在預定)開始提供基礎經濟艙,AS稱為Saver Fare。不過相比三大航的基礎經濟艙,阿拉斯加的Saver Fare還是相對厚道一些的。
- 首先里程累積不受影響,依然是按實際飛行里程累計,不足500mi依然會自動補到500mi。這點還是很厚道的。
- Saver Fare基本為普通經濟艙減$30,幾乎無例外,包括短途航線。而且普通經濟艙並沒有漲價,所以對於時間確定,不託運行李的旅客來說是算是利好。
- 其次,阿拉斯加的Saver Fare可以選座,不過目前看所有座位都在機艙最後部。選座必須在訂票過程中完成,出票後無法更改。如果不選的話,會回到和其他航司一樣在登機口等待指定座位的狀態。這樣有沒有座位都難保證了。
- 不影響登機行李,依然是一件個人物品和一個20寸登機箱。
- 從目前的信息看,不影響信用卡的免費行李額度。
- 下面是一些限制: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簽和退票,除非是航司原因;無視絕大部分精英福利,包括升艙,免費改退簽,優先選座等,唯一保留的是優先登機和部分機場快速通道(尚不清楚精英會員是否繼續獲得精英里程加成,我猜可以);Saver Fare不能和普通票混出,一張行程單要麼全是Saver,要麼全是普通票(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拆分預定,阿拉斯加一般往返比兩個單程便宜10刀左右,有時候拆分還是值得的)
- 這條不完全是阿拉斯加新聞,不過和阿拉斯加關係比較緊。目前西雅圖「第二機場」Paine Field(波音寬體機總裝廠)的機票預訂已經開放,政府批准順利的話將於明年2月開放運營。以後搜索到西雅圖的機票務必注意機場代碼是SEA還是PAE,而且以後有一定概率出AS在西雅圖轉海航和其他夥伴,會牽扯到Airport Change,請大家主意好,安排好時間,以免造成麻煩。當然AS並不是PAE的唯一住客,目前已經宣布的還有西南航空和UA,所以以後買其他航司機票的時候同樣需要注意。
阿拉斯加航空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航空公司,在西雅圖、波特蘭、安克雷奇、洛杉磯都設立了 hub,其與多家航空公司都成為了合作夥伴,里程計劃也比較好用。在 AA 貶值之後,阿拉斯加里程會是兌換國泰航空回國機票最划算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阿拉斯加航空的里程計劃:MileagePlan
Contents
1. 常旅客計劃介紹
阿拉斯加航空與很多家不錯的航司都在「私底下」結成了夥伴關係,可以通過乘坐夥伴航空來獲取阿拉斯加里程或者利用阿拉斯加里程來兌換他們的獎勵機票。以下是和阿拉斯加航空結成了夥伴的航司列表:
- Aer Lingus
- American Airlines
- British Airways
- Cathay Pacific
- Condor
- Emirates
- Fiji Airways
- Finnair
- Hainan Airlines
- Icelandair
- Japan Airlines
- Korean Air
- LATAM Airlines
- PenAir
- Qantas
- Ravn Alaska
- Singapore Airlines
海航、美國航空、國泰都是大家很熟悉的航司了。日本航空也非常有特色,著名壕航阿聯酋航空還有新加坡航空大家也是耳熟能詳,總之Alaska雖然不屬於任何一個航空聯盟,但是其合作夥伴卻橫跨三大聯名、鏈接五湖四海!
阿拉斯加航空自己在美國也有廣泛的航點,在 Seattle, Los Angles,等城市也設立了 Hub。接手維珍美國後,阿拉斯加幾乎在每一個西海岸大城市都設立的Hub。以下是一個阿拉斯加官網的航點圖(SEA 出發),基本上美國大一點的城市都覆蓋了。
阿拉斯加的常旅客計劃叫做 MileagePlan,注意和美廉航的 MileagePlus 區分。AS 的精英會員有三個等級:MVP, MVP Gold, MVP Gold 75k。下表簡要介紹了達到精英會員等級的需求以及對應的福利。
飛行里程需求 | 獎勵里程福利 | 升艙券 | 免費託運行李 | |
---|---|---|---|---|
MVP | 20K (25K) | 50% | 0 | 2件 |
MVP Gold | 40K (50K) | 100% | 4 | 2件 |
MVP Gold 75K | 75K (90K) | 125% | 4 | 2件 |
括號中的數字表示阿拉斯加航空和夥伴航空飛行里程總和。兩個標準達到一個就可以。不過上面的 partner list 中的PenAir和Ravn兩個航司並不能積累Elite Qualifying Miles。獲得MVP Gold 75K還可以獲得4張休息室單日券。如果是依靠飛行獲得了75K會員,還可以一次性獲得50K獎勵里程。詳細的精英等級福利可以在阿拉斯加官網頁面查詢到。
阿拉斯加精英會員以前還可以在DL/AA的航班上享受到一定福利,但是現在AS和DL的合作已經結束了,和AA的合作也大幅縮水(AS會員無法在AA航班上享受Elite Benefit)。目前尚存的夥伴福利見這裡,基本上只有MVP Gold和75K可以在一些情況下使用夥伴的休息室。
2. 里程積累
積累 AS 里程一般有以下幾個途徑:
- 乘坐航班積累
- Alaska Airlines 聯名信用卡
- 酒店積分轉點
- 網上購物積分
- 其他途徑
2.1. 乘坐阿拉斯加及夥伴航空航班
美國三大航現在都改 revenue base 積累里程了,也就是獎勵里程積累和票價掛鈎。不過阿拉斯加航空還沒有變,依舊是按照飛行距離積累,再根據艙位決定是否有 Bonus,下面是乘坐阿拉斯加航空的航班積累里程的詳情:
- H, Q, L, V, K, G, T, R, U, X 艙積累100%飛行里程。
- M, B 積累125%飛行里程。
- Y, S 積累150%飛行里程。
- F, P 積累175%飛行里程。
- A, D, E, N, W, Z 艙不能積累任何里程。
大家直接花錢買的話,絕大部分票都是可以積累里程的。少部分超低價折扣艙位(旅行社合約價為主),以及里程換的獎勵票是無法積累里程的。在購買機票的頁面就可以看到具體是什麼艙位,如下圖所示:
阿拉斯加和那麼多航司都結為好基友,乘坐他們的航班也可以積累到 AS 里程。下面選兩個個常見的航司看看:
- American Airlines,美國航空:
- 經濟艙:O, Q 艙積累飛行距離25%;N, S 艙積累50%;G, V 艙積累75%;H, K, L, M, Y, P 積累100%;W 艙積累110%
- 商務艙:D, I, R 艙積累150%;J 艙積累200%
- 頭等艙:A 艙積累150%;F 艙積累200%
- C, X 艙按照升級之前的 Fare Class 積累里程
- 注意從2018年起,AA境內航班只有掛AS航班號時才能積累AS里程(代碼共享,也就是你買的機票上航班號得是AS XXXX,但是實際執飛是AA的航班),國際航班沒有此限制。
- Hainan Airlines,海南航空:
- 經濟艙:N, E 艙積累 25% 飛行里程;Q, X, W, U, V 艙積累50%飛行里程;B, H, K, L, M 積累100%飛行里程;Y 艙積累125%里程
- 商務艙:I 艙積累100%;D 艙積累125%;C 艙積累150%
- 頭等艙:A 艙積累125%;Z 艙積累50%;R, F 艙積累200%
16年12月19號開始,阿拉斯加給大部分夥伴的高艙等現金票都額外加了一個非常高的bonus miles。比如海航商務艙,除了按上面提到的百分比拿到基礎兌換里程和定級里程外,再額外獲得100%兌換用bonus miles。如果你買了海航的I艙,那累計的兌換里程會變成原來的2倍,有些航司的部分艙等加成甚至超過100%,還是非常非常厚道的。
海航有時候會放一些逆天的折扣價出來,比如前段時間洛杉磯往返長沙的商務艙只要$1300,積累到AS的話可以拿20K多AS里程,但願以後也能有這麼給力的promotion吧!(二作註:當年長沙洛杉磯的折扣是開航促銷,感覺主要目的是快速拉高上座率,難說老航線後面還會再有類似的折扣…)乘坐其他夥伴的積累比例可以在官網的這個頁面查詢。
2.2. 聯名信用卡
目前美國有兩張阿拉斯加航空的聯名信用卡,都是 Bank of America 發行的,一張是 Alaska Airlines Visa Signature,另一張則是其對應的 Business 版。一般這卡開卡就送 30,000 里程,開卡消費不高。但要注意的是,只有獲批 Visa Signature ($5k額度) 之後,才能得到這麼多里程。如果 BoA 給你批的是 Visa Platinum 版,就只有 9k 的開卡獎勵了…好消息是現在即使批卡額度不夠$5000,獲得的航司相關的信用卡福利也完全相同了。唯一不同的是Visa Platinum Plus卡沒有Visa Signature的Luxury Hotel Collection等福利。
在去年,不少人通過開幾個瀏覽器同時申請的方法,一次可以拿到三張甚至四張此卡的開卡獎勵,但後來據說阿拉斯加那邊關掉了一些這麼乾的人的賬號(不是 BoA 關的)。現在據說此政策收緊了,2張似乎是極限,後門電話也不管用。不過我們這兒很多都學生,本來就卡兩張的,一次拿下一張就很夠了…
這卡維持 30k 開卡獎勵已經很久了,近期倒是西海岸地區IP很可能在官網看到40k的開卡獎。歷史上倒是出現過 50k 開卡的 offer,我們當然期望能再次看到這個 offer 重出江湖,但誰知道呢…
2.3. 合作積分轉點
轉點首選自然是 SPG 啦!1:1轉點簡直贊,而且轉 20k 還送 5k,相當於1:1.25了,轉 40k SPG 就可以兌換一次單程國泰中美商務艙。已死… 燒點紙吧…
除了 SPG,其他常用酒店的分也可以以一定比例轉給 Alaska,轉點比例大致如下:
AS Miles | Marriott Rewards | Hyatt | IHG Rewards | Hilton HHonors |
2,000 | 6,000 | — | 10,000 | 20,000 |
另外萬豪繼承了SPG的轉點加成,每轉60k萬豪點數,額外附贈5k航空里程,即轉60k萬豪可獲得25k AS Miles。
合併後的萬豪大禮包也貶值不少,目前的兌換比例如下:
- 7晚1-4級 Free Night + 100k AS miles,需要 330k Marriott 點數。
5晚1-4級 Free Night + 120k AS miles,需要 235k Marriott 點數。合併以後暫時不知道5晚大禮包兌換比例,大膽猜測295k萬豪換100k AS Miles。
和直接轉的區別是額外花70k萬豪點數獲得7晚1-4級免房。如果免房用的掉,大禮包還是很超值的。(7晚4級酒店點數價格為150k或175k)
100k 的 AS 里程足夠換一趟中美國泰,海航往返商務艙了。前者是任何人都可以兌換的,後者只開放給 Marriott Vacation Club & Timeshare Member。關於萬豪大禮包的詳情,大家可以參考《萬豪大禮包玩轉秘籍》。
2.4. MileagePlan Shopping Portal 購物
日常購物能善用 Shopping Portal 的話還是能積累到不少里程的:MileagePlan Shopping Portal ,大家可以利用 Cashback Monitor 網站來即時查看各大商家在不同 portal 的返現/返點率。在節假日時,往往 Portal 還會放出一些 bonus offer,常見的就是消費滿 xxx 再額外送 xxxx 里程,有此類 offer 我們會第一時間更新的,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2.5. 其他方法積累
租車、吃飯、做問卷等也都是可以積累里程的方式,這些和 UA/AA/DL 都差不多,因為都是那幾家公司在經營…
3. 里程兌換
3.1. 路線規則(Routing Rule)
阿拉斯加航空的里程好用的原因之一是比較靈活,主要體現在:
- 可出單程票,這樣的話開口(open jaw)當然不是問題。
- 單程也允許一次停留(stopover),這簡直是太慷慨了。
大韓是例外,只允許出往返,但也可以有往返各一個個停留。非要出單程也可以,直接按往返收費,因此很不划算。此外大韓還有很多 Blackout Dates … 因此我覺得換KE並不划算(KE可以用Chase UR轉點去他自己換)。
除了上面的福利,AS里程票有一個比較強的限制:
- 每張票只允許一個夥伴航司,或者一個夥伴航司 + 阿拉斯加。比如從北美回香港,從洛杉磯出發,你可以選擇國泰的 LAX-HKG 航班,但是你到達洛杉磯的航班就不能選擇 AA 了,只能選擇阿拉斯加。
其實這些都在 Terms & Condition 中很容易找得到。AS 這個停留政策在美國航司中是最好用的了,AA和DL完全不允許,UA 要兌換往返才可以有一個停留。
不過要兌換有 Stopover 的里程票,只能撥打電話兌換:1-800-252-7522,5:00AM-12:00AM (PT), 一周七天都上班。雖然T&C里說有停留的票要打電話兌換,實際上現在AS的引擎已經能直接網上換很多帶 Stopover 的票了(如下圖所示)。如果你網上兌換遇到了問題,那推薦你還是打電話吧。根據晨瑜早雅同學的提示,可以打AS partner專線800-307-6912,普通客服據說比較坑。也可以嘗試這個小技巧來鏈接AS的停留航段。

示例:JFK-HND(停留)-PEK
但注意兌換國泰航空和 LAN 的機票,還是只能撥打上述電話。
3.2. 兌換表(Award Chart)
阿拉斯加航空的兌換表是按照航司分別制定的,在官網上也是分區域分航司羅列,官網頁面在此。比較經典使用方法是兌換國泰航空和阿聯酋航空。在阿拉斯加的網頁上就能搜索到很多夥伴航司的里程票,除了國泰航空和 LAN Air,因此兌換這兩家的票是必須打電話的。
兌換國泰航空
這是從官網搜集的阿拉斯加兌換國泰航空兌換表
Economy | Premium Economy | Business | First | |
---|---|---|---|---|
Intra - Asia | 12,500 | 15,000 | 22,500 | 27,500 |
North America - Asia | 30,000 | 35,000 | 50,000 | 70,000 |
Hong Kong - Australia / New Zealand | 22,500 | 25,000 | 30,000 | 45,000 |
North America - Australia / New Zealand | 40,000 | 47,500 | 60,000 | 80,000 |
Hong Kong - Africa | 30,000 | 35,000 | 42,500 | 70,000 |
North America - Africa | 50,000 | 55,000 | 62,500 | 70,000 |
Hong Kong - India / Middle East | 22,500 | 25,000 | 30,000 | 45,000 |
North America - India / Middle East | 50,000 | 55,000 | 62,500 | 70,000 |
Hong Kong - Europe | 30,000 | 35,000 | 42,500 | 70,000 |
JFK - YVR | 17,500 | 20,000 | 25,000 | 35,000 |
從兌換表可以看到,從北美出發去亞洲的話,商務和頭等艙只需要50k/70k,在 AA 里程貶值後,這應該是最划算的兌換需求了。還有一大亮點是,從北美出發,經香港轉機,去往中東、印度和非洲的頭等艙需求也是70k。

國泰航空北美航點
最貴的也不過是從北美出發,經香港轉機去澳洲、新西蘭,如果有遊玩計劃的,可以利用阿拉斯加出單程也可以 1 stopover 的特點,先在香港遊玩幾天,再去澳洲,或者返程的時候在香港遊玩,再坐國泰兩艙回到美國。
但對我們來說,主要的兌換應該就是用來換國泰的回國商務、頭等了。但注意 AS 是換不了港龍的!所以要回內地的話,要麼是換到國泰能到的北京、上海,要麼依靠 BA 里程兌換 KA/CX 銜接上香港-內地的航班。
兌換阿聯酋航空
這是從官網搜集的阿拉斯加兌換阿聯酋航空兌換表,因為31號大貶值了一次,特意做了個貶值前後對比:
Economy(前) | Economy(後) | Business(前) | Business(後) | First(前) | First(後) | |
---|---|---|---|---|---|---|
North America - Middle East / India | 42,500 | 42,500 | 72,500 | 82,500 | 90,000 | 150,000 |
North America - Africa | 47,500 | 47,500 | 77,500 | 120,000 | 100,000 | 200,000 |
North America - Asia | 52,500 | 52,500 | 75,000 | 105,000 | 100,000 | 180,000 |
North America - Europe | 47,500 | 47,500 | 75,000 | 105,000 | 100,000 | 180,000 |
可以看到貶值主要針對前往非洲及亞洲的轉機…貶值幅度之大令人震驚,頭等艙的兌換難度上升不少。
中東三大土豪航的經營思路都很類似:從世界各地把人拉到中東,然後依靠自己的 hub 轉機再去往世界各地。所以兌換 Emirates 的話,就免不了去中東兜一圈啦,不過正好也可以利用一下停留嘛,順便就在迪拜玩幾天了。用 AS 兌換 EK 回國的話,商務和頭等分別需要 75k/100k,相比兌換國泰更貴一些,如果想要多人出行的話,里程需求會多不少。

兌換 EK 只能倒着飛一圈
AS 官網雖然能直接搜索 EK 的里程票,但如果要利用停留的話,AS 的引擎就不夠用了因為沒法兩程分開來搜索…這時候可以利用 EK 的其他夥伴的搜票引擎,比如澳洲航空 Qantas。在 QF 的網站分段搜索之後,再致電 AS 客服兌換。
現在因為一下貶值這麼多,使得 AS 兌換 EK 顯得不再那麼誘人了,尤其是頭等艙。
兌換海南航空
阿拉斯加航空的里程已經可以用來兌換海南航空的航班,官網已經放出了兌換表。可以看到兌換單程的中美航班,經濟和商務分別需要 30k/50k 里程,和兌換國泰航空是一樣的,而且優點是可以直接在網上搜索 HU 的航班,比只能電話換 CX 要方便不少。
但事情真的這麼好嗎?大家看下圖…海航要收 YQ !!! 費用明細中也詳細列了出來…果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啊。因此用 AS 兌換 HU 的話,也就商務艙值得考慮一下,經濟艙還是算了。要是遇上海航商務艙大打折的促銷,直接買說不定更划算。
不過考慮到阿拉斯加慷慨的停留政策,以及海航在國內畢竟航點也是很廣泛的。兌換一張從北美回國的機票,加個停留玩幾天,再飛回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有一點燃油費也可以接受,享受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從國內飛美國,在西雅圖啊這些地方也玩幾天,再坐阿拉斯加的飛機回學校苦逼趕 due,看起來也是很美好的!
上圖是海航的北美航點圖,航點看起來還挺多的,不過密度還很欠缺,很多航線都是1周3班,相比國泰這種倒是差不少。其中北京-卡爾加里、北京-拉斯維加斯、天津-溫哥華、天津-紐約航線還未正式開航。不知道海航的30架789到貨之後,到底準備開多少洲際航線出來,尤其是中國二線至北美一線這種…
兌換日本航空
現在阿拉斯加里程也可以換日航的里程票了,從美國到亞洲的里程錶如下圖所示:

中國屬於 Southeast Asia 那一檔
而且更好的是,兌換 JL 的航班在網上就可以搜索兌換,而且沒有燃油費!從兌換表可以看到,中美之間的商務艙和頭等艙只要 65k/75k 的單程里程,換日航的跨太平洋頭等是絕對划算的!兌換日航也都是得到日本轉機,不過日航的休息室非常不錯,相信能緩解不少轉機的疲勞!要記得,AS 允許單程也有一個停留(需打電話出票),其實兌換一張到美國-東京(停留)-中國的票(或者反過來),利用停留在日本好好玩一玩,真的是想想就很舒服的行程啊!
3.3. 退改簽政策和手續費
各種手續費
- Fuel Surcharge: 阿拉斯加出大部分票都不用擔心燃油費問題,除了冰島航空,英國航空和海南航空…
- Call Center Fee: $15
- Partner Fee: $12.5 each way
- Cancel / Change: $125
退改簽
網上出的票都可以直接在網上改,其餘的票需要撥打電話改簽。出票的24小時內可以無條件免費退票。退改簽費用在上面已經列出了。
附錄
附1. 阿拉斯加兌換北美-亞洲航線里程需求對比
Carrier | Economy | Premium Economy | Business | First |
---|---|---|---|---|
American Airlines | 35,000 | — | 70,000 | 110,000 |
Cathay Pacific | 30,000 | 35,000 | 50,000 | 70,000 |
Hainan Airlines | 30,000 | — | 50,000 | — |
Japan Airlines | 40,000 | — | 65,000 | 75,000 |
Emirates | 52,500 | — | 105,000 | 180,000 |
Korean Air * | 35,000 | — | 52,500 | — |
註:
- 兌換 KE都是往返,表中給的是單程等價里程。
- 兌換 KE 有 blackout dates
附2. 阿拉斯加兌換北美-歐洲航線里程需求對比
Carrier | Economy | Premium Economy | Business | First |
---|---|---|---|---|
Aer Lingus | 暫未開放 | 暫未開放 | 暫未開放 | — |
American Airlines (Off-Peak) | 22,500 | — | 57,500 | 85,000 |
American Airlines (Peak) | 30,000 | — | 57,500 | 85,000 |
British Airways | 32,500 | 42,500 | 60,000 | 70,000 |
Emirates | 47,500 | — | 105,000 | 180,000 |
Finnair | 30,000 | — | 70,000 | — |
Iceland Air (Low) | 27,500 | — | 55,000 | — |
Iceland Air (Med) | 35,000 | — | 55,000 | — |
Iceland Air (High) | 45,000 | — | 55,000 | — |
Condor (Low) | 25,000 | 45,000 | 55,000 | — |
Condor (Medium) | 30,000 | 45,000 | 55,000 | — |
Condor (High) | 40,000 | 45,000 | 55,000 | — |
註:
- 兌換 Iceland Air 有$150-$300的 YQ
- 兌換 British Airways 有 $150-$1000的 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