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の紅葉狩り——2018感恩节携亲日本赏红叶规划篇

本博的读者,很大一部分是在北美留学的学生们。在北美的大家,各种积攒点数,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出行的质量(比如说大家很固定的假期回国省亲),一方面想必也是希望能够同时有机会提升家人,尤其是长期支持自己的父母的出行水平。所以如何通过点数,合理规划行程,给家人带来难忘的经历,自然成了很多人考虑的问题。

今年年底感恩节假期的那一周,我将携带刚刚退休的妈妈前往日本,先在东京品尝各种美食,随后前往京都和妈妈一起赏红叶。而我写这篇博客,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复盘行程规划的全程,从而给大家一个参考。

本博客我会详细介绍我航班、酒店的预定,并且适当覆盖两个地区我住过的几家酒店我的感受,供大家各种参考。


缘起

我上一次去京都已经是3年前年底假期。不过由于圣诞假期已近年末,京都主要有名的餐厅都已经关门放假(比如有名的菊乃井、吉兆等),比较可惜;同时更大的遗憾是京都红叶巅峰已过,只剩下遍地残叶,不免遗憾。所以我心里面一直盘算着有机会在红叶极盛的时候再去京都。

彼时清水寺已经只剩枯枝

很凑巧的是,京都一般每年直到11月底才到红叶的极盛,和美国一年一度的全民假日感恩节恰好重合。而对于学生来说,通常学校在感恩节这周的周一开始就各种活动开始减少,所以很容易安排出一周左右的小长假。所以我就计划今年年底去京都游历一番,顺便去一下东京改善一下饮食。

同时,今年我妈妈恰好年纪到了退休。本着要和家人分享的原则,我就带上了妈妈,也就有了这篇规划攻略。


航班预定

美日来回

大家可以看到,这次旅游最大的难点在于我跨太平洋这段:由于11月底寒假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对我来说前后移动1~2天都会对工作和行程带来不小的影响。我的解决方案是在航司放票的时候就先占上票,然后再做考虑。

目前来回美日出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式(我主要写两舱因为里程换经济不是很划得来,尤其是在感恩节这个跨太平洋的淡季):

UA往返,自家商务140K,联盟商务160K;自家头等160K,联盟头等240K。允许Excursion perks添加一段停留。不过目前UA还有不少飞往成田的飞机商务是坑爹的老2-4-2……

NH往返,自家商务85K左右往返,联盟95K。

AS出CX往返,商务100K,头等140K;或者出JL往返,商务65K头等150K。AS两段各允许停留一次。

AC出星盟往返,商务150K,来回总共允许停留一次。

在我订票的时候,NH出商务基本上是最划算的:那个时候美日来回YQ比较低。然后因为我关注机票比较早,可以充分利用NH同一个路线随便改的规定,等NH放票然后锁定。具体操作我在大溪地出票攻略上有所提及。

不过说了这么多好处,这次我却是用的另一家航司:Virgin Atlantic (VS)出的。一个缘由是去年年底MR转VS时候有30%的bonus(目前也有这个活动);其次是因为VS几乎出NH跨太平洋头等最划算的方法:我最终花了120K,约等于93KMR,加上2000港币的YQ,出了今年感恩节DC出发到达东京,最后返回纽约的全日空头等。这次实际操作也说明了VS必须出往返的规定比较宽泛,只要往返跨大区即可。

全日空头等找票小技巧:

  1. 东海岸的读者如果对全日空的头等有执念的话不妨关注IAD和IAH出发的两个航班,这两班相对纽约来说头等上座率低点也比较好找头等票。西海岸则是LA的头等票比较多,但是单程只有10小时相对不是特别划得来。(走太平洋航线)
  2. 全日空提前330天必然放1张头等2张商务;然后还有1张头等2张商务只有自家的钻卡可以兑换。随后全日空会根据钻卡兑换情况将给钻卡那张头等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年中的时候全日空有时候会放头等票),但是通常来说全日空不会last minute放出所有空位,所以全日空的头等相对日航来说都会空很多。这一般也代表着全日空头等一家出行会比较困难。至于全日空的商务,因为他家生意常年太好所以票也不怎么好找。

 

中日来回

出完自己的机票之后,我接着开始给妈妈找机票。中日的机票方便很多:我家里坐标021,正好在BA 7.5K经济/15K商务可以单程日航的范围内,很自然就给妈妈用BA出了对应的机票。考虑到妈妈年纪不小而且可能会有朋友要求买买买造成大量托运行李,所以给她出了商务往返。

带家中长辈出游,尤其是我这种从不同地方出发的,一个问题在于接机。所以我的目标是我自己的两段都是来回成田,而上海-东京来回成田的JL航班都是从浦东出发。如果有读者找到来回羽田(HND)的航班,需要注意上海虹桥出发。在BA引擎上强行填SHA,不选机场即可。

同样类似的,北京的读者可以选择BA10K/20K的兑换比率出JL。而华南的朋友可以选择用AS出类似HKG-NRT-CAN的路线。由于香港和大陆在IATA属于不同地区,因此完全可以经停日本;然后AS允许单程一个停留,就变相用一个单程出了往返日本的机票,AS商务出这条应该是22.5K。类似的还可以出PVG-NRT-HKG再自己15K BA补一个HKG-PVG这样实现40K商务舱飞2个地方玩儿。

至于日本境内,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坐新干线,直接市中心到市中心,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儿。好处是异常灵活,基本上随到随走。


酒店预定

东京

博客里面用各种积分里程兑换东京的酒店体验已经不少,我自己也写过东京柏悦的套房体验。 下面简单列一下几个常见的在东京兑换的酒店:

  • Hyatt:东京柏悦、东京安达仕、东京君悦、东京银座Hyatt Centric、东京凯悦
  • Hilton:东京康莱德
  • SPG:王子画廊豪华精选
  • 万豪:东京丽思卡尔顿、樱花王子Autograph、银座万怡、东京站万怡
  • IHG:三家洲际:ANA,品川和东京湾

对于携带旅游来说,我个人感觉酒店的“体验”成分不是很浓。中国的游客大多数都是持有“来了就一定要多走走”的心态,所以在酒店里面不会有很多停留。而对于父母一辈来说,在东京必须去打卡的景点一般就是银座;而类似表参道、六本木、浅草寺等属于去了也不错的那种;新宿对于父母辈来说其实更多的属于买买买,但是本身并不构成很大的吸引力。至于秋叶原和品川,还有很多人喜欢去朝圣的筑地市场,基本上就是去猎奇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选择在东京的酒店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位置:离银座越近越好;而银座本身有银座线丸之内线等好几条地铁经过,出行也非常方便。所以我个人来说带父母玩,不考虑会员福利的话,最推荐的应该就是位于银座六丁目的东京银座Hyatt Centric。银座万怡也在附近但是酒店本身比较老旧兑换级别还比较高(老万豪Cat8)显得不是很划算;而东京安达仕位于虎门站步行10分钟距离的位置,到银座换地铁也非常方便(Hyatt真爱粉无误),缺点是点数要求高(25K Hyatt)外加周末积分房非常难订;东京站万怡离京桥站非常近,走去东京站大丸买买买也是异常便利,就是人员来往比较多离银座偏偏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东京安达仕绝景:Rainbow东京塔

同样的,东京康莱德楼下就是地铁汐留站,也是非常方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地铁站非常大,从酒店走去真正的地铁站大概需要15分钟的样子;对于积分党来说,80~95K希尔顿其实我觉得兑换还行,但是有时候BAR400左右用FHR叠加希尔顿的感人回血也是不错的。君悦和丽思都在港区的六本木之丘和东京中城,虽然地理位置对于东京来说非常优越,但是其实出行并没有那么方便就是了。不过港区本身是东京高级餐厅汇聚之地,如果是吃货的话可以考虑前去入住。

间人蟹@麻布幸村。日本海冬季的风物诗是必须品尝的神品。餐厅离六本木之丘不远,可以行走到达。

IHG的三家洲际,我个人感觉ANA洲际位置比较优越,离六本木一丁目站和虎门站都基本还是步行可达,但是据说比较老旧;东京湾洲际去台场比较方便,不过带父母往那个方向去意思不是很大。Again我不是很推荐品川洲际因为实在觉得带爸妈往那个地方去不是很有意思。

对于带父母来说,上面几个酒店中其实最需要避免的就是东京柏悦:虽然酒店本身素质非常优秀,但是位置基本上是硬伤:从新宿站走去酒店需要20多分钟的样子;酒店周围除了都厅观景台也没有像样的景点。一般带家人也不会去New York Bar泡吧是吧……

富士山@东京柏悦

对于土豪来说,东京其实我个人最推荐的是东京半岛:酒店后门直通丸之内线,走去最繁华的银座四丁目也是10分钟的路程,路上还有电器店买马桶垫(笑)。其他几个FHR上的酒店基本上也在丸之内到东京站沿线,都是地理位置优越的所在,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

经济型的选手来说,其实我反而会推荐东京凯悦:相对东京柏悦来说东京凯悦离新宿站近了不少,位置不错。一晚12K Hyatt积分也是不错,现在开一张Hyatt卡可以住5天快一周了……

不过这次又要让大家失望了,虽然我上面极力反对了东京柏悦,但是这次我还是定了3晚东京柏悦。一个很大原因是东京柏悦有双床标准套房可以供套房券升级,我一个男生带妈妈非常方便; 然后我也确实想去New York Bar无病呻吟一番……实际成本90K Hyatt+套房券。

京都

相对东京来说,11月底红叶季的京都酒店基本上是火爆到恐怖的程度。比如博客中提到的京都翠岚豪华精选,现在(2018年7月底)整个2018年10-11月积分房的画风是这样的:

Westin好一点,C+P的画风是这样的:

这两张图也从侧面印证了感恩节这一周去京都玩是非常好的选择?

京都本身城市不大,所以可以供积分党选择的也不多,只有这么几家:

  • Hyatt:京都凯悦
  • SPG:翠岚豪华精选、京都丽思、京都Westin
  • IHG:京都皇冠假日

整个京都的景点布局如下。蓝点代表上面列出的酒店,然后红点是常见去游玩的景点。

最左边的小蓝点是翠岚豪华精选,可以看到其实除了岚山以外翠岚其实不是非常方便。所以我一般推荐定右边几家。由于京都本身中心区域不是很大外加有便利的公共交通,所以反而显得位置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至于二条城旁边的皇冠假日,基本上属于常年满房卖给旅行社的节奏,兑换不用想。所以能够且值得兑换的也就京都丽思、威斯汀和凯悦三家。

这三家目前京都丽思属于Tier 5,兑换为70K万豪;威斯汀12K SPG,凯悦则是20K但是不接受套房券升级。

从交通便利程度来说,京都丽思和凯悦比较占便宜:两者都离鸭川(南北走向的河流)比较近,而沿着鸭川有一条地铁可以连接南北沿线的各个景点(红点也是沿着这两点比较密集)。同时这些地铁也一路往南延伸可以到南边一个著名景点:稻荷伏见大社。大社的千本鸟居非常有名,艺伎回忆录都曾在里面取景。

千本鸟居@稻荷伏见大社

相对来说,丽思属于新建的豪华酒店,在设施上自然非常优秀,目前70K万豪(或者新表后临时的60K)也是性价比极高。而京都凯悦就相对老了一点——虽然在四季丽思和翠岚开门前京都凯悦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京都最佳西式酒店。在枫叶季(京都一年旅游最旺的时刻)升级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如果追求舒适的话京都丽思可以说是兑换不二的选择;而京都凯悦20K Hyatt的价格则更低,如果只考虑一个积分免费住宿而不追求顶级的住宿体验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冬日的鸭川

京都凯悦每天下午在酒店大堂都会有舞伎表演

而京都威斯汀的位置相对前两家就比较偏远:位置在东山脚下,交通相对不是非常便利。但是酒店一个地理位置特点在于其离哲学之路的起点不远。哲学之路是京都一条小道,本身是春季赏樱和秋季赏枫叶的名胜;东山也是如此。哲学之路的尽头是一个相对不怎么有名但是枯山水非常赞的银阁寺。

红豆@哲学之路

正在砌枯山水的工人@银阁寺

当然去京都玩,如果光住西式连锁酒店通常会觉得比较没意思,所以我同时也关注了一下日式旅馆。京都日式旅馆最有名的是御三家:俵屋、柊家和炭屋,但是很可惜在我关心预定的时候这三家在枫叶季已经完全sold out。

随后我注意了tripadvisor,发现了京都居然有一家日式旅馆在罗兰夏朵旗下,叫做要庵西富家。这家旅馆本身的餐厅是米其林1星,提供传统的京怀石料理。而酒店本身提供一泊二食(晚饭+早饭)的套餐,自然需要体验。

住这种小型的酒店一个不大好的地方在于通常没有待遇保障,基本上就是看钱入住,当然会让羊毛党不爽。不过Visa Infinite本身提供一点罗兰夏朵的小小福利,可以通过CSR或者丽思卡获得。


带爸妈在日本玩(chi)什么

由于我这次赏红叶主要目的地是京都,外加在东京改善伙食,所以在两地吃各种好吃的自然是很大的重点。

东京

对于家人来说,东京可能更多的是买买买吃吃吃+一些打卡型旅游景点(东京塔等)。就如同前面我说的,住宿以尽可能靠近银座为佳。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的米其林餐厅确实优秀:个人感觉比纽约的很多米其林餐厅要好吃的多,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前往。不过年纪比较大的人一般不喜欢吃生冷的所以有名的寿司之神其实可以不去,反而倒是几个吃会席料理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麻布幸村,还有博客里面提到过的山田屋,都是很适合带家人去吃的餐厅。

蟹肉炊饭@麻布幸村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东京三个神之一的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的是山居。天妇罗总是热菜更加适合中国胃一点,不过相对来说口味没有会席料理这么惊艳。

亲民点的,有吃牛肉寿喜烧的浅草今半,午饭的牛肉便当2000日元一位,正宗日本和牛。还有的就是日本的各类水果,比美帝强太多。在银座三越路口斜对面有一家卖带着草莓心的大福,超级好吃。

 

京都

京都给大家通常的感觉就是这个寺那个庙的,这句话说对也不对:京都确实主要名胜都是各个佛教寺庙,对于我们来说通常看不出门道;但是同时京都的寺庙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值得大家细心品味游玩。

平安神宫的巫女

京都在吃上,主要是京怀石或者会席料理。除了前面提到的米其林一星以外,还有未在、吉泉、菊乃井等等,甚至包括一家蛋包饭网红店Kichi-Kichi(视频戳这里),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至于游玩本身,京都本身并不大,而且交通非常发达,只要是按照上面攻略住在地铁沿线通常没有太大困难。

同时京抹茶也是非常好吃的:除了日式和果子外,日本人也成功将抹茶与西式点心结合,做出了好吃的抹茶洋果子。

清水寺出来就有很好吃的抹茶点心店

同时,在京都的锦市场,除了吃吃喝喝外还可以买到很多日本的小咸菜什么的,买点回家拌饭吃自然是很好吃的。

对于第一次陪家人去京都的同学,除了必须打卡的金阁寺外,我个人十分建议去稻荷伏见大社看看:毕竟那么多红色的鸟居,怎么拍照片都好看啊!

稻荷站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想陪家人去日本游玩的同学一个参考!(小学生作文既视感……)


若喜欢本文,别忘了给个五星好评哦!

[Total: 14   Average: 3.9/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