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的2019薅羊毛總結

我是Chao. 幾年前就開始讀這裡的文章. 但我是個沒有做多少實踐的老用戶, 主要就開了一些chase的卡. 2019年初出了chase 5/24, 於是決定更加深入的了解信用卡信息. 年末做了不少擴展閱讀, 實踐了一些信用卡開卡獎勵以外的薅羊毛世界. 這是2019的總結.

我的相關屬性:

  • 2019在信用卡上有5w+美元的消費
  • 三大信用報告機構的信用分常年790+. 開卡幾乎從來不會被拒.
  • ChexSystems數據很棒, 開銀行賬號幾乎不會被拒.

結論

直接寫收入結論.

消費類型羊毛

  • 信用卡開卡獎: 稅後$10.4k
  • 其他(cash back portal, offers, gift card, 信用卡本身返現): 稅後$2k

資產類型羊毛

  • 銀行賬戶: 稅前$2762.76
  • 投資賬戶: 稅前$1437.55

Referral: 稅前$975

為了誇張的效果, 想像一個住在NYC的工資收入$220k的碼農(不是我). 她邊際稅率是47.72%(federal, state,local還有fica). 上述等效於提升了$28.9k的稅前收入. 薅羊毛提升了13%的稅前收入! 稅前收入中有些都不發1099, 所以實際上收入提升可能還會更高一點.

只薅信用卡開卡獎勵都能提升9%的稅前收入. 信用卡開卡獎的利潤完全吊打所有其他的總和. 只要30小時的時間就能弄到那麼多. 就算考慮變現積分用的時間, 時間消耗上也是完全吊打其他方法.

這裡假設是所有的積分類型的東西都按照我的估值變成了現金(看附錄). 我的估值和本站的估值比會低一點, 因為我比較少規划出行, 純粹是有積分就燒的模式.

薅羊毛方法中, 買賣gift card非常的不值得. 搜索offer以及用cashback portal只在自己購買利潤率極高的產業的東西的時候比較值. 真懶人只推薦做信用卡開卡獎勵. 剩下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 而且遞減的實在太快了.

薅羊毛種類

薅消費型羊毛需要對消費能力有正確的認識(不為獲得羊毛改變消費習慣). 薅資產性羊毛需要對資產分配有正確認識(資產型羊毛看成是投資項目).

消費型羊毛: 信用卡開卡獎勵

信用卡開卡獎勵的套路是: k個月內花掉x美元給價值y美元的積分. 這裡k一般是3.

已知信用卡開卡獎勵才是薅羊毛的最大頭, 一整年的活動就是優化薅大頭:

  • 任意時間有兩張需要完成開卡獎勵的卡. 刷信用卡的99%的時候用那兩張卡.
  • 在開卡獎勵快完成的時候開始申請新卡.

如果看reward/expense的ratio, 就是y/x, 不少信用卡可以達到20%. 等同於任意消費20%返現. 信用卡級別越高端, ratio就越小. 這網頁上的卡都申請下來完成消費20w, 也能達到20%的回報. 所以花錢不多連續幾年20%回報是可以的.

時間消耗

一張卡要消耗兩個小時的時間.

  • 要設定自動付款
  • 讀一讀各種信用卡屬性
  • 網上買東西要輸入新的卡
  • 過段時間看看自己的進度
  • 完成獎勵之後每個月需要查查賬看看有沒有被盜刷(很容易,看是不是0即可). 要一直堅持到關卡(就是降級也要監控). 用好的工具(比如personal capital), 多一張卡每次監控多花1秒時間.

變現積分本身也是很耗時的. 這個時間沒有算在那兩小時之內. 想省時間還是弄容易變現的信用卡積分UR, MR這種.

我的數據

這些利益都是稅後的.

  • 2019開了15張卡
  • 花掉了$2153的annual fees
  • 獲得了200k AA, 40k AS, 150k DL, 150k Hilton, 60k Hyatt, 190k MR, 180k UR, $860 statement credit
  • 積分總價值接近$11.7k.
  • 純利潤$10.4k
  • 信用卡消費$46k
  • 信用卡開卡獎等同於所有的東西打78折.

具體申請了哪些卡看附錄.

今年展望

如果很拼今年可以達到同樣的收入. 大量business card我還沒有薅. 但它們的消費要求過於苛刻. Citi系幾乎還沒有碰. 年內也會碰到一些可churn offer. 3大美國航司的被薅的差不多了, 需要學習其他航司積分的用法. 總體感覺會比今年難不少.

資產型羊毛: 銀行獎勵

銀行獎勵裏面, 最賺的依次是:

business checking > personal checking > personal savings

銀行獎勵有不同的要求. 最常見的兩種是

  1. 往銀行里存x美元t天可以獲得y的bonus.
  2. 連續t個月可以direct deposit (DD) x美元可以獲得y的bonus.

銀行獎勵可以用自己的應急基金來薅. 真的需要動用應急基金的時候, 應該也不用關心丟失的那一點點bonus了. 我的process就是把錢轉入銀行, 放滿需要的時間, 就把錢挪到下一家銀行. 然後工資總是用來完成需要DD的獎勵. 因為一個人的應急基金和工資的dd有限. 一年能薅的銀行的上限小很多.

對於第一種, 應該仔細算收益是多少. 最簡單的算法: 如果包括bonus, 存這筆錢的APR是多少?

(y/x)(365/t)+這個銀行的APR.

如果一個0.01 APR的銀行讓你存入$50k 180天, bonus為$500, 那麼這樣的APR也就2%左右. 如果自己有個3% APR的賬戶就完全不值得了.

上面的公式一般夠用. 但是現實上的會有些其他原因導致實際APR更低, 或者APR這個數字本身不足以支撐整個決策:

  • 滿足要求的當天未必能把所有錢取出來. 所以可能不是t而是t+10.
  • 銀行有要求s天之內不能關賬戶, 不然會收回bonus. 有時s比t大不少.
  • 銀行會在滿足要求的r天之後存入bonus. 這r可能會很大.
  • 當你不能關賬戶的時候, 有的銀行要求你放足夠的錢在裏面才不收費. 這裡的足夠錢可能不比y小很多.

來個複雜的例子:

Citi有一個checking account, 1.85% APR. 存入$15000並且放滿60天就能獲得bonus $400. 在滿足條件90天之後, bonus會打入賬戶. 賬戶滿足條件之後90天都是開着的. 而賬戶需要有$10000才能免除$25一個月的fees.

有兩種操作可能. 放入$15000,

  1. 60天後取出所有錢, 每個月交$25的fees. 但是這所有的錢可以開始賺其他銀行的羊毛.
  2. 60天後取出$5000, 繼續放剩下$10000. 放90天免除fees.

這兩個方法的區別是60天之後的部分, 如果$10000放在Citi, 那就是1.85% APR. 放在x%APR的地方, 就是(x-3)% APR. 只有在拿到超過4.85%的APR的地方, 才需要考慮是否選擇1而不是2. 但就算是那樣, 可能2還是更好的選擇. 要擊敗4.85%的APR只能依靠bank bonus. 但bank bonus就那麼多, 用一個少一個. 總量上來說第二個還是虧了$75.

所以薅銀行一定要做好計算好, 導致每次還是需要花費點額外的時間.

對於算出來的APR非常高的bonus, 可以考慮動用應急基金以外的錢. 比如算出有20% APR, 這種100%不虧的高收益東西已經有理由放點投資用的錢進去了.

第二種類型羊毛要用公司工資的DD來滿足條件. 如果你的公司可以拆你的DD打入多個銀行, 那就能一次薅幾個. 這種一般比較無腦. 願意冒險可以自己去模擬DD. 我感覺銀行bonus個數不多, 並不值得冒險模擬DD.

時間消耗

銀行會花掉三個小時的碎片時間.

  • 了解詳細規則和具體價值比信用卡複雜.
  • 計劃好錢什麼時候轉出轉入, 放在calendar上.
  • 每次執行步驟之前再review一下terms.
  • 要盯着什麼時候reward到賬.
  • 有一定概率要和銀行扯皮.
  • 銀行IT比較渣. 像citi隨隨便便就鎖了賬戶要去打電話unlock.
  • 有一些賬戶還有額外的消費要求(少見).
  • 有一些賬戶還要本人親自去branch(親自開戶或者親自verify你的一些文件).
  • 關賬戶也比信用卡耗時. 小一點的銀行還是直接去branch關賬戶比較靠譜. 也是大量時間消耗.

我的數據

凈收入稅前$2762.76. 具體薅了哪些銀行看附錄.

今年展望

今年獲得差不多的收入還是可以的. 比如HSBC, Wells Fargo (business), BoA等我根本都沒有開始薅. 連Chase的savings都沒碰.

資產型羊毛: 投資賬戶獎勵

投資賬戶獎勵是開戶之後轉入投資獲得獎勵.

這是穩賺的: 不像不同銀行APR可能還不一樣. 這裡你只是把你的投資轉換了地方. bonus是完全額外的. 有些hidden fees, 搞清楚了也就不會被坑.

本站投資賬戶獎勵的內容不多, 所以看看本文附錄里我具體做了什麼, 可能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時間消耗

對於傳統投資賬戶, 每一個準備好三個小時的碎片時間. 主要用來發覺fees裏面有沒有什麼坑, 還有要問客服從外部transfer的fee能不能被減免. 第一次用還會有financial advisor一樣的人打電話和你討論你的投資經驗. 注意和這些人搞好關係, 有時要什麼fee的reimburse可以直接聯繫他們.

對於各種互聯網投資賬戶, 一個花掉20分鐘差不多了, 因為互聯網投資賬戶一般都打着各項東西都免費的旗號. 而且不需要任何securities transfers.

我的數據

今年1月份結束之前期望總收入為稅前$1437.55. (因為傳統投資賬戶的bonus都是12月中旬做的, 所以要等1個月)

其中傳統投資賬戶佔了稅前$1125. 具體我做了什麼可以看附錄.

今年展望

這頓操作之後投資賬戶就真的被薅沒了. 投資賬戶很多的放置要求接近一年. 所以這次薅的資產下次就用不上了. 再拿個$200就燒高香了.

消費型羊毛: 返利portal/offers/deals/信用卡本身的返現

返利portal

這方面的綜述, 可以看這個文章.

返利熟練之後會讓每次消費多花個2分鐘時間. 買一個商家物品的方法變成:

  • 看哪個返現高. (有工具輔助)
  • 看看有哪些返利portal的coupon可以用. (有工具輔助)
  • 東西一個個放入購物車
  • 用你需要完成開卡獎勵的卡買

安裝了幾個瀏覽器插件可以增加效率. 每次買賣時間增加1-2分鐘.

我從portal那裡賺到稅後不到$200. 這實際上很顯然的. 只有利潤率大的產業才會有高返現, 但是低慾望性冷淡的人不會在高利潤率產業上花錢.

意識到了這個, 我現只無腦用Rakuten了, 只有買大件的時候才會去cashback monitor上看究竟哪個網站返現多.

Portal以外也有些返現app. 比如Uber/Lyft/食物有關的產業. 我就用Freebird和Seated拿到了稅後$100. 當然Uber/Lyft那個應該不是利潤率高, 只是兩個公司都很能燒錢.

offers/deals

這裡討論的是和自己信用卡或者返現portal類型掛鈎的offers/deals. 自己有很多卡, 在很多公司都有賬戶, 就能保證自己能使用很多offers. 我用這些offers主要是為了關注哪些可以用來囤gift cards.

只有消費很多的人才會每年在這些offer/deals上賺到. 這些offers不少是target的, 你有的其他人可能沒有. 消除gift card無關的東西我從offers裏面賺到的不超過$100.

信用卡本身返現

如果x是一年在信用卡上的消費. 0.02x幾乎總是可以達到的. 我專門去檢查了下今年信用卡純粹的返現薅到了多少. 15k MR, 53.6k UR, 3k AS, 2.8k AA, 5.5k DL, 9.8k Hyatt, 30k Hilton. 總價值稅後$1.4k. 這個大概也是不玩卡的普通人每年的極限, 達到2%的返現. 我認識的年薪百萬的大佬為了簡單就只刷Fidelity的2%卡.

今年展望

這類型收入達到稅後$1.6k應該還是沒有難度的. 基本消費在那裡, 還能沒事拿點bonus.

消費性羊毛: Gift Cards (GC)

11月份開始我接觸了gift cards. 本站就有gc有關的文章. 我親自試驗了一下如果買點gc, 然後用gc去買東西, 是不是會更便宜? 因為GC等同於已經付過商家錢了. 消費型羊毛的優惠幾乎沒用了. 使用GC的時候信用卡拿不到分, cash back portal大概率失敗. 但商家的折扣還是可以的. 你用GC的折扣要大於你自己拿卡去買這個東西的錢, 才值得買GC. 由於我們很懂如何返利, 可以很容易的推出這樣的不等式.

讓A為賣GC的商家. B為賣你想要的東西的商家. 下列不等式需要滿足才值得用gc:

A的折扣 + 信用卡在A的返現 + 返現portal在A的返現 > 信用卡在B的返現 + 返現portal在B的返現

除非數額巨大或者折扣很大, 不推薦為買一樣東西當場買GC.

  •  上面的不等式表明你一堆好卡的狀態下, gc的優惠很小.
  • 每次買東西需要做一次比較, 耗時幾分鐘. 幾乎每次比較結果都是gc是垃圾.
  • portal上一般都會寫購買GC不會得到返利. 當然. 除非這個商家只賣GC, 比如Raise.
  • 有些gc平台沒法瞬間給你發gc. 但你買東西有時會很急.
  • 一手gc風險來自於沒有用完. 每年有10億美元的gc沒有被用掉. 所以不好好記錄你的gc可能會虧掉那些折扣
  • 二手gc風險除了用不完, 還有你的gc有一定概率是贓物. 很多scammer會騙人買gc, 因為不通過銀行就更難被抓. 他們低價銷售在二手市場牟利. 遇到這種情況可能gc被歸類為贓物被商家清0, 甚至可能商家把你封號. 找gc平台要refund, 也是大量的時間耗損.
  • gc有的條款讓它用法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隨意. 比如有一堆$25的hotels.com卡每次訂hotel的時候只能用掉一張. 合併這些卡網上做不了, 要打電話一段一段的報數字.

風險和時間耗損讓GC大概率不是好的消費型羊毛.

從上面的不等式來看, 如果有一個商家信用卡+portal的返現合在一起都不怎麼樣, 就有可能獲得消費型羊毛GC. 這隻有少數場景可以成功. 我就給兩個例子.

例子: Amazon.

各種portal里除了某些特定的分類, amazon的返現都是0%. 但有Amazon store card, 或者chase的amazon prime的卡, 全場5%返現.

GC在amazon能不能擊敗5%的返現呢? 可以, 用Chase Ink Cash在Staples買amazon gift card, 每一美元能拿到5 UR. 比0.05的amazon價值高. 但amazon gc在staples網上買不到, 還要去線下買. 可怕的時間成本就來了.

例子: Grubhub

Grubhub各種portal返現1%. 被歸類為餐館, 返現也蠻高, amex金卡拿4MR+一個月$10的grubhub credit. 常用grubhub的話6% back已經是極限. 但是Grubhub的gift card每年有多次10% off, 15% off甚至20% off的賣. 你想買grubhub的時候幾個網站之一可能就有一個是10% off的狀態.

時間耗損

每次買個gift card, 要研究哪裡最便宜. 買東西的時候還要多花點時間用gc. 沒花完還要記錄沒用完的部分. 這樣一來, 一張gc從獲得到使用結束會消耗自己的幾分鐘時間. 上面那些特殊的例子都是靠經驗堆出來的, 說明能做到每張gc消耗幾分鐘時間還不虧, 之前還要對每一種類gc做一定深入的調查(了解gc是不是只能在網上用還是只能在店裡用? 能否買其他gc? gc無法cover整個transaction能否用自己花錢用掉剩下的部分? 是充值類型的gc還是真gc類型? 能一次用幾張?). 每個種類的gc, 了解透可花0.5-2小時時間.

調查不好就會被坑更多的時間. 比如chipotle的卡在網上一次只能用一張gc. 並且在網上不能用gc+信用卡付款. 但是在店裡是可以的. 結果是我剩下gc的錢不夠一頓飯, 我就需要親自跑去chipotle, 排隊點菜去收銀台把我的gc花掉. 消耗了不少時間.

我的數據

現在我自用的gift cards只買了Grubhub和Doordash. 自己喜歡叫外賣然後真的還是弄這些gc便宜. 合計省了我不到$100. 剩下自用的是dominoes, steak and shake, 和chipotle的卡. 合計省了我不到$50.

資產性羊毛: Gift Cards

足夠了解市場風險和需求的時候. GC是一個可以用來囤折扣的手段. 也就是消費型羊毛變成資產型羊毛. 有時開卡獎勵的消費要求有時可以花在GC上, 但大多不行. 如今AmEx連普通gc消費都可能不賺積分. 所以gc和信用卡的折扣是很難疊加的.

我的做法: 好的折扣出現的時候, 買一批gc囤起來. 如果囤多了就賣掉. 只買自己了解的公司的gc.

一般要花不少時間等待一些gc降價的時候. 我用過的買來的地點有以下幾個

  • 什麼都賣的店: 如costco, sams club, amazon, walmart這種什麼都賣的
  • 一手gc專賣店: Raise (cash back那種是一手的), Paypal gifts, MyGiftCardPlus
  • 二手店: Raise.

其他二手店我沒有考慮過. 因為Raise可以保證365天內出了問題退款. 而二手GC風險極大. 所以我的gc幾乎全是一手gc. 少數是raise的gc.

一旦把gc看成資產, 就應該用投資的眼光來審視羊毛是否值得薅. GC近期用不掉或者賣出是不值得買的. 前段時間costco 10% 折扣賣delta gc. 你如果知道最早1年之後才會用到它. 值得買嗎?

可以做個對比.

  • 用了CFU買了Delta GC, 大概是12% 折扣.
  • $1000的機票用amex plat買拿回5000 MR. 變現62.5美元. 6.25% 折扣.

接近6%的差距啊. 但這筆錢可以放在S&P 500的index fund, 那麼, 股市正常向上一年的情況下, 買這一波gc可能是虧的.

用GC買賣賺錢, 要來自於用對方拿不到或者不知道的折扣事先囤積.

會玩信用卡和deals的人直接買, 得到的折扣就不比我囤的折扣低太多.

導致我只能賣給不怎麼玩卡的人, 為他們省點錢.

提倡囤有剛需的gc, 囤的超過自己的需求就賣一點. 不提倡依靠買賣gc賺錢.

gc只選擇幾個自己了解的流動很快的市場. (比如uber gc流動速度就非常的快.)

時間損耗

時間耗損巨大. 如果是為了買賣gc, 對於每一種gc, 應該要花零零散散1-2小時的時間了解市場. 之後每次買賣也要花個5分鐘. 有時遇到想要講價或者不了解gc怎麼用的人, 需要更久的時間. 記賬也成為了耗時的東西. 因為在不同平台買, 賣給不同的人, 需要自己管理好一個賬本, 還要過段時間對賬.

我的數據

從11/21之後, 花了$5720在gc上. 如果全自己用, 那麼可以多獲得$1100的價值.

因為我已經有一些不錯的信用卡, 所以前面那個數字就算是自用, 都要打折扣.

這看起來好像直接買gc可以達到平均19%折扣.

但是實際上, 我用了一些可以花在其他非gc的地方的折扣購買的gc. 沒有這些折扣, 我肯定拿不到這麼便宜的gc. (比如amazon的20% off如果用了一點amex MR)

買賣gc凈賺了稅後$250. 注意這可是賣了超過$3000的volume, 賣了十幾次. 手頭還有接近$2.5k沒賣出去的gc, 不過在手上的時間都不超過1個月.

就算賣掉剩下的gc, 最終獲得的錢不到稅後$400. (剩下的那些gc margin小很多).

只看這個數據可能會想. 我11/21開始搞得, 一個月賺到$250. 一年賺個稅後$3000有啥不開心的? 這個數據不能extrapolate. 因為11-12月正好是大規模削價的月份, deal遍地出. 我大多的收入都來自於靠black friday/cyber monday囤下來的貨. 就在這種狀況下我沒有做到一分鐘賺到一美元. 後期囤的貨平均profit margin不到3%.

今年展望

我應該不怎麼再搞gc了, 只買剛需一年稅後省下$300還是能做到的.

Referral

遇到機會的時候讓其他人用自己的referral. 因為幾乎啥都有referral.

時間消耗

一個成功referral可以10分鐘以內. 和人聊天的時候順便提到. 回來發給對方link或者等對方聯繫你的時候給. 但很多referral talk是不成功的. 這些時間我並不知道耗掉了多少. 我覺得應該定義為0. 因為我跟人說東西的時候並沒有refer的目的, 只是真的覺得討論起來好玩.

我的數據 

2019獲得的比較大的referral, 變現價值為稅前$975. 有些小的refer我就沒有記錄了, 比如通過robinhood refer拿到了幾塊錢的股票.

  • 20k UR
  • 30k MR
  • $200 amazon gift cards
  • $100

今年展望

如果我發展好自己的品牌應該能獲得更多referral. 但是我畢竟很懶. 當然, 達到稅前$1000還是可能的.

 

FAQ

Q: 注意到你開了一些business account. 但是對於沒有身份, 拿着H1B, OPT的人來說這風險很大. 那麼純personal還能達到2019收入的高度么?

A: 可以. business本身比重就比較小.  裏面的這些產品可以變成一些其他的personal產品. 因為我本人是已經薅了多年的卡, 2019第一次出了5/24. 所以把chase的business全申了一遍. 最後結論變化不大.

Q: 如何計算一個東西是不是好的deal?

A: 支出類型, 對比的是如果你現在直接拿你最好用的信用卡去刷, deal是不是比原來強很多. 比如有人賣uber gc 94折要你venmo付錢, 然而你知道你直接信用卡充uber credit $100就能拿到5%折扣 + 信用卡積分.

資產類型, 如果這筆錢是你的emergency fund, 對比是你現在哪個銀行給你的最高interest. 是你emergency fund以外的閑錢, 就應該和你會去拿這個錢做的投資做對比, 比如S&P 500.

Q: 不斷換信用卡可以達到任何時候都有20%的返現. 那麼很多卡五倍積分+卡上offer在你頻繁開卡獎勵面前都是渣. 真的還有必要刷其他的卡嗎?

A: 看最高開卡獎勵排行榜的那些卡. 如果全部申請的話, 消費20w, 能反18.71%. 所以每年消費5w的狀態, 至少幾年內消費20%返現是沒有問題的.

每年消費水平不高的時候, 換卡流絕對的擊敗所有的其他方式. 然後過了幾年原先的卡又能重新申請開始薅(除了amex,但是有時也有可以再薅的amex卡突然出現). 但是如果你的消費非常高, 這個方法會會導致你會需要快速換卡. 這樣的結果是

  • 開卡過多遇到各大銀行申卡間隔限制, 導致要去試試一些不常見的卡.
  • 不常見的卡有很難使用的積分, 會增加大量的時間損耗.

這種時候可以用那些已有的卡+各種offer過度一下, 稍微延長這個時間. 保守估計一年5w的開銷, 20%返現能支撐3年. 一年比一年更需要規劃就是了.

Q: 不願意花時間轉換積分的人怎麼推薦用信用卡呢?

A: 只申請積分可以幾乎直接變現的卡. 比如MR就可以利用Schwab的Platinum來變現. UR幫自己家人買賣機票還是應該可以用完的.

Q: 不斷換信用卡流這麼強的話, 是不是真的應該去manufactured spending(MS, 就是故意把錢花在容易變現的東西上, 如visa gift cards, 然後再轉手消費掉)呢?

A: 是可以, 但是有被封的概率. 現在很多信用卡不允許gc類型的東西計算在開卡獎勵要求里. 已經斷了很多的路了. 而且油水就來自於那幾家公司. 被封了整條路就沒了. MS也會增加更多liquidation的煩惱. 我個人認為不值得得罪一整個信用卡公司.

Q: 你從哪裡獲得信息?

A: 99%的信息來自於本站和DoC.

Q: 你還有什麼其他想試的嗎?

A: 我的初心是想知道普通人薅羊毛極限在哪裡. 以及這個時間有沒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我現在有兩個事情還想試試. 一個是交聯邦收入稅完成開卡消費的方法, 和薅其他國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信用卡. 這兩種都是已知的回報並不高的做法.

Q: 你未來會繼續這樣薅下去嗎?

A: 隨手可得的錢還是值得去拿的. 可見的是, 幾年後越來越成熟的anti-churning系統, 會讓羊毛越來越難薅. deals的target更加精準. 讓你更加容易被反薅. 那個時候, 希望我的收入也提高到了下一個層次, 使得我更加珍惜空閑時間的價值. 結果應該就是我慢慢拋棄(收入/時間)小的羊毛, 直到最後可能只有開卡羊毛還在. 畢竟這個羊毛還能達到每小時稅後300美元的收入.

附錄

失敗數據

失敗值得記錄, 顯示薅羊毛的一定風險.

這裡分為資產和收入損失. 收入損失就是如果我成功了, 應該拿到的錢.

資產損失就是資產上的減少.

總和: 損失$139資產和$994收入

Swagbucks被封. 損失$110資產和$125收入.

swagbucks上有不少買x體驗t天返現y的活動.

當x < y就等於免費的拿到y-x的錢.

於是我把滿足上麵條件的幾乎每一個都在2個小時內全做了.

得到了$235返利, 瞬間cash out.

在cash out到來之前就被SB關了賬戶. 因為他們分析了下我違反了他們的ToS.

至今不知道具體違反了哪一條.

反省:

  • 一天之內弄到$235返利的確過於suspicious引起注意.
  • 各種cash back portal都是有一定的概率封號. (概率不大) 可以獲得超過100%的天價返利就要更加小心.
  • 慢慢的做這些返利的東西, 完成一個提現一個可以減少risk.
  • 不要囤大量積分在這些返利portal里.

連鎖反應: US Bank被關戶. 損失了$19資產和$300的收入以及讓後期薅US Bank的卡甚至任何bank都更難

  1. 我用personal capital來監測我的幾個賬戶
  2. 它登錄citi的時導致login多次但是沒有成功.
  3. Citi鎖了我的online account, 竟然同時鎖了我的checking account.
  4. 我寫了個check, 從citi到us bank的. 並不知道checking account被鎖.
  5. Check bounce了, 因為citi鎖了賬號.
  6. US Bank charge了我19美元的bounce的fee
  7. US bank關了我的賬戶. 因為第一個transaction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說明我是高風險客戶.
  8. 很有可能US bank還在chexsystems上面記了一筆, 讓我未來薅銀行羊毛更難

反省: 純粹運氣不好以及Citi渣. 鎖checking賬戶都不和我說一聲的嗎?

銀行申請失敗: Columbia Bank, Novo, BBVA, TD 損失$520收入

  • Columbia Bank和Novo是拒了. 應該是ChexSystem上的問題. Novo是US bank事件之後的事情. Columbia, 就只能說實在過分的敏感了.
  • BBVA和TD是網上申請之後, 聯繫我要求我去branch申請, 因為沒法網上verify我這個人. 我附近並沒有它們的branch. 我這不算收入損失因為根本就不是我能拿到的.

小失敗

  • Mezu被封, 損失$5的資產來自於自己發錯了venmo, 損失了另$5資產來自Mezu關號之後一直不把錢還給我. 外加損失了$10收入.
  • Coinbase開戶存入100做了一筆交易但並沒有拿到$10的bitcoin. 損失$10收入. 可能來自於購買了USDC而不是不和usd掛鈎的幣.
  • Kidsfund開賬號失敗. 損失$5收入.
  • Dobot失敗, 由於連接citi失敗, 然後之後不能改銀行 (citi渣!). 損失$5收入
  • Topcashback有次amazon device的10%返利沒有被記錄下來. 損失了$13收入. 反省: Rakuten比其他人低不太多的話, 就應該只用Rakuten, 畢竟至今沒出現過問題.
  • Amex Gold的airline fee還剩6美元沒有薅完. 損失6美元收入. 反省: United的去的時候和回來的時候的wifi, 價格可以是不一樣的.

囤積分邏輯

擁有的各種不同的積分, gift card. 可以想像他們是貨物. 所以管理這些積分這成為了一個基本的庫存管理問題. 也可以想像是個投資組合. 可以學習點OR和ML來做優化, 知道如何囤分最好.

普通人時間有限. 用一些簡單的規則和最優差距也不大.

如果要囤, 囤risk小的, 囤liquidity高的.

這裡risk是用來測量貶值的概率的. 比如:

  • airline/hotel重新發佈兌換要求, 導致積分貶值
  • 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讓整個賬戶被關, 所有的積分都沒了.

這裡liquidity是變現或者兌換自己想要的物品的能力.

需要有一定的風險的管理. 適當的做對沖. 比如在考慮囤500 airbnb還是500 hotels.com的gift card的時候. 可以對半250 airbnb和 250 hotels.com.

各種東西的Risk和Liquidity. Risk從0開始. 0是cash. Liquidity最高為5.

這些數字只是為了顯示一個total order. 這裡對價值沒有任何判斷. 比如不能說risk 2比risk 1多2倍的risk.

  • 現金(包括存款): Risk 0, Liquidity 5. 美國的銀行系統被監管的很得力. 只要你的錢不是政府或者法院扣下來的或者銀行內部認為你在洗錢, 出了任何問題你投訴CFPB, 你的錢都是可以迅速找回來的.
  • 信用卡積分(UR, MR, TYP和其他能直接變成statement credit的): Risk 1, Liquidity 4. 幾大信用卡積分和美元直接掛鈎. 流動性高因為能直接變成statement credit. risk來自於賬戶被關.
  • Amazon Gift Card: Risk 1, Liquidity 3. Amazon靠譜大公司. gift card可以用來買其他gift card. 也有人被amazon關賬號, 已經被redeem到自己賬戶的amazon gift card是不退的.
  • Marriott積分: Risk 2, Liquidity 3. 能轉很多航空公司. 但常常貶值.
  • 大航司里程: Risk 2, Liquidity 2.
  • 一手gc: Risk 1, Liquidity 2. 官方途徑, 被盜概率低. 可以長期用, 也能賤賣.
  • Hotel積分: Risk 2, Liquidity 1. 貶值概率高. 並且除了hotel入住, 並沒有太大用處. 變現極難.
  • 二手火爆gc: Risk 3, Liquidity 1. 除非自己快速使用, 不然gc容易被盜. 一般gc需要賤賣, 而且賣出二手GC有風險.
  • 返利Portal的積分: Risk 3, Liquidity 4. 大多返利portal的積分沒有任何囤的必要, 放在那裡就是有可能自己做了個傻操作而消失. 但變現蠻容易的.

積分價值

為了簡單起見, 對分數按照這樣的轉換率來做. 我的這個和本站的版本差距沒有很大, 除了MR價值實在太低.

  • 100 DL = $1.2
  • 100 AA = $1.3
  • 100 AS = $1.8
  • 100 Hilton = $0.35
  • 100 Hyatt = $1.6
  • 100 UR = $1.5
  • 100 MR = $1.25

薅的信用卡

2019申請了15張卡以及我拿到的點數. 大家可以注意到我並沒有總是在最好的獎勵情況下開卡.

薅的銀行

薅投資賬戶

因為很久以前開了個schwab. 所以拿不到schwab的bonus.

傳統投資賬戶

  • 大部分錢在You Invest, 小部分在vanguard, 還有一些上個僱主那裡的401k.
  • 從You Invest transfer需要交$75. vanguard不需要.
  • 我考慮開Ally, Merrill, TD和ETrade. 其中只有ETrade客服表示不會 reimburse transfer fee, Tastyworks沒有問.
  • 因為有幾個不同的投資賬戶可以開, 把錢最優化分佈在上述的幾個brokerage, 結果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因為這幾個投資賬戶的下一個bonus階梯都要求轉資產$100k, 實在要求太高…
投資賬戶轉資產bonus開戶n天內轉入滿足要求幾日可獲得bonus資產需放多少天
ETrade$25k$200607365
Ally$25k$2006010300
Merrill Edge$50k$225451490
Merrill Edge IRA$25k$150451490
TD Ameritrade$25k$100605365
Tastyworks$5k$2509030365

 

過程:

  • You Invest里依次transfer到Ally, Merrill和TD Ameritrade這幾個reimburse fee的
  • 從老Vanguard里transfer到ETrade (因為不reimburse fee)
  • Transfer老401k到 Merrill IRA.
  • 開個新的vanguard account, 裏面放$5k買VOO. 新vanguard account轉去tastywork. 這是因為tastywork不支持mutual fund, 所以要買ETF.

整個操作之後, 獲得稅前$1125.

Q: 後期從這些投資賬戶里把錢弄出來不也要花一大筆錢嗎?

A: transfer給另一個投資賬戶只是為了拿bonus. 大多投資賬戶是會reimburse那筆錢的. Transfer現金是免費的. 關賬戶一般是免費的(Ally特殊, 不過ally根本都不需要關賬戶). 所以如果真的是不太喜歡這些投資賬戶, 可以每次rebalance的時候可以先liquidate這些賬戶里的錢, 然後transfer現金出去.

其他投資賬戶

  • 互聯網投資賬戶/理財產品開戶獎 總收入$155.4
    • Sofi Invest $50
    • Wealthsimple $50
    • Robinhood $5.96
    • Webull $13.83
    • Moomoo $12.16
    • Firstrade $3.45
    • Ellevest $20
    • M1 $10
  • 密碼貨幣投資賬戶開戶獎 總收入$147.15
    • Gemini $2.97
    • eToro $50
    • Public $10.82
    • Coinbase $10.09
    • Voyager $24.63
    • Abra $23.86
    • Sofi Invest Crypto $25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31   Average: 4/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