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更新:微博上最近出現了關於海外留學生滯留衣索比亞的消息,原因是五個一政策出台之後埃航的運力被壓縮到了ADD-PVG這一班,一下子無法消化滯留旅客。考慮到非洲轉機路途遙遠,加之當地基礎設施和衛生條件相對落後,我們不建議現在從衣索比亞轉機回國】
【前言: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華僑有回國的需求,其中的選擇之一就是衣索比亞航空。其實本文應當是非洲Safari之旅的第一篇文章,但考慮到有些讀者可能對這個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比較陌生(除了時至今日已經臭名昭著的737 Max墜機事件之外),故在此趕工提前寫出來,讓大家看看衣索比亞航空的軟硬體水平。本文是從美國紐約前往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商務艙飛行體驗。到達亞的斯亞貝巴之後,你可以接著飛往衣索比亞航空在大中華區的五個航點:北京(第一入境點為太原),成都,廣州,上海,香港。不過現在出了五個一政策(一個航司一個國家一個航點一周一班飛機),所以接下來衣索比亞航空的航線會如何處理還有待觀察】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首先於中國境內爆發,各國航空公司紛紛切斷或縮減了前往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航班。加之美國於1月底宣布了針對造訪過中國的外國人的旅行禁令,彼時大家關注的是如何從國內前往美國。其實當時衣索比亞航空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不過你得在衣索比亞等待14天並接受隔離),事實上衣索比亞航空一直堅持「始終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同患難,共戰『疫』」。我媽從非洲回國的航班本來選擇的是卡達航空,但因為卡航取消了到大陸的全部航班,所以也是依靠衣索比亞航空將她安全送回了國內。
時至今日,國際疫情熱點地區向西轉移,於是反向的回國需求迅速增長,這時候衣索比亞航空又成為了一個可靠的選擇。確實,相比於直飛或者借到日韓轉機,從東非轉肯定繞了遠路。但衣索比亞航空的好處是票比較充足,不用擔心被幾萬塊一張的經濟艙機票宰。所以當實在買不到其他航空公司的票時,非洲轉機也是個備選方案。也許有的人會對這家非洲航空公司的服務水平甚至安全記錄存有懷疑,但事實上衣索比亞航空是整個非洲最好的航空公司。如同剛走上發展軌道的非洲大陸一樣,衣索比亞航空的水平客觀來說只能算一般,和老牌的五星級航空公司不能比,但非常時期不禁會讓人思考:航空業的本質是什麼?以下是本次飛行體驗。
本次航班由波音787直飛,晚上十點多從紐約出發,中間會在象牙海岸的阿比讓停一下,然後接著飛往亞的斯亞貝巴(以下簡稱ADD),到達時間大約是當地時間的晚上九點多。除了紐約肯尼迪之外,衣索比亞航空在美國有紐瓦克EWR、休斯頓IAH、芝加哥ORD、和華盛頓IAD共計五個航點。其中最後倆是不經停直飛,而EWR和IAH都要在多哥首都Lome經停。
雖然衣索比亞航空是星空聯盟成員,但在JFK使用的是T8,借用了AA的地勤,甚至連休息室都是用的Admirals Club。
當日執飛的機型為787,衣索比亞航空美國境內幾個航點都是777或者787在飛,沒有用到新飛機A350(但下一段從ADD飛乞力馬扎羅就是350執飛的,新飛機感覺要好不少)。
這是很常見的2-2-2布局座椅,國航在自己的A330上亦有使用。
這款座椅的精髓在於要選第一排,腿部空間會特別特別大。
Cloud Nine翻譯過來,得叫九重天商務艙😂?
入座,座椅上擺了一個枕頭和毯子——毯子一面綠色一面黃色,配合座椅的紅色正好是衣索比亞國旗三色。
這個座椅看得出有些年頭了呀。
起飛前的飲料我選擇了香檳,我媽則要了一杯橙汁。
隨後菜單奉上。
隨後開始發放洗漱包。
這是洗漱包之後展開的樣子,可以看到都是比較基礎款的必需品,沒有啥特別花哨的。
倒是這個洗漱包上的小掛鉤不錯,很實用方便。
不知道衣索比亞航空的787是什麼時候引進的,不過從這個顯示器就又能看出有些年代感了。首先是這個大小比較寒酸😂。
第二是解析度比較低,這兩點在新的A350上要好很多。
第三比較有意思的是衣索比亞航空的安全動畫是用真人演繹的,然後為了效果表演特別誇張,例如下圖說的是「請現在就尋找緊急出口的位置,並且留意它們可能在你身後」🤣。
安全須知播放完畢之後就起飛了,飛平之後第一頓晚餐開始,首先是一些小零食。
頭盤和沙拉是一塊上的,我點的是鱒魚烤蔬果。
主餐我則選擇了比目魚,感覺魚肉有點老,配的櫻桃奶油醬也沒有啥味道。
正餐結束後,一個餐後布丁簡單收場。確實平心而論吃的算不上特別好哈。
吃完飯差不多就到半夜了,於是把座椅放平準備睡覺。注意第一排沒有前面的腳踏,所以擱腳板裡頭會伸出一個更小的踏板出來。另外這個座椅其實並不能100%放平,仔細看背部和扶手之間是存在一定夾角的。
睡覺之前空乘過來發了一個看起來像健康碼的東西,其實這是代表你要不要吃早飯,但實際上我貼了代表「請喊我」的黃色貼紙也沒有人喊我。。。
睡一覺起來之後差不多就要降落了,這時候空乘給每人發了巧克力表示感謝。
到了阿比讓之後繼續前往ADD的乘客不用下飛機,所以我就在座位上看了一會電影。
這時候空乘也開始為下一程航班做準備,給每人發了一瓶水。
第二程的起飛前飲料,這次我和我媽一樣,都選了橙汁。
不一會廊橋撤走,起飛繼續趕路。
起飛之後開始了第二餐,按照當地時間這是中飯了。首先仍然是零食,這個叫「Kolo」(音似「可樂」?),就是混了一些香料的烘烤大麥,烤得很香,口感有點像碎碎的鍋巴,但又不如鍋巴那麼脆。
近距離看一下,其實還有花生粒。
又是沙拉和前菜一塊上,前菜是風乾的牛肉。
主餐我則選擇了Beef Tenderloin。
餐後甜點是一塊小蛋糕。
不過既然搭乘衣索比亞航空,不得不嘗一嘗咖啡了——畢竟咖啡的起源地就是衣索比亞,而咖啡名字的音源「Kaffa」就是衣索比亞的一個省。就是在這裡,牧羊人Kaldi發現他的山羊吃了咖啡豆之後行為怪異,於是去找修道院的僧侶。僧侶們認為這些豆子是象徵著惡魔之物,於是扔進火里焚燒(烘烤),沒想到越燒越香,而且這味道還有提神作用。這就是咖啡的起源故事……
空乘又發了一個巧克力,盒子後面那一堆紙是因為我流鼻血了。。。
降落之前我跑去廁所拍了幾張照片,整體是很乾凈的。可能一般人提到非洲就會覺得是貧窮和落後,但其實有些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基礎設施和衛生條件其實還挺不錯的,做好預防措施(打疫苗)以及不要做傻事(喝自來水)即可。
回到座位,太陽逐漸被我們甩在身後。
吃過飯之後,為了方便倒時差我堅持看電影不讓自己睡覺。下面就是衣索比亞的首都區了,從天上看城市的面積很大,但沒有什麼高樓。
最後飛機停靠在遠機位,商務艙乘客先下飛機後被單獨的大巴車拉走,去辦理入境或者轉機手續。除了對所有人測體溫之外,看到我們中國護照,還特意核對了上次離開中國的時間。
因為我們去乞力馬扎羅的航班是第二天上午,所以可以享受衣索比亞航空的免費中轉酒店服務。這個服務是衣索比亞航空為了吸引中轉客人提出來的,即便是里程票也可以。降落之後到達中轉櫃檯出示登機牌即可,地勤人員會根據你是商務艙還是經濟艙安排酒店。但要說明的是,現在疫情期間衣索比亞政府對於入境人員在機場酒店實施統一隔離,加上飛中國的航班都是半夜起飛,目前回國基本上不會有碰到申請過夜酒店的機會。
酒店位於市區,因此需要簽證——不過好在中國護照持有人可以申請落地簽或者提前辦理電子簽。我在衣索比亞境內沒有住過其他酒店,所以不知道這家酒店橫向比較水平如何,但基本上乾淨整潔是有保障的,酒店周邊有點像中國的地級市的感覺。入住後當晚還提供了免費的晚餐,第二天的早飯也是免費的。吃完早飯之後我們又被接到了機場,開始了下一段行程。
總的來說,衣索比亞航空的商務艙水平就一般般吧。首先是座椅明顯沒有太大競爭力,其次餐飲方面不是很對中國人胃口,第三空乘的服務態度也就常規水平,沒有啥特別讓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但正如文章一開頭所說,衣索比亞航空是明確表示要堅定不移與中國人民共同奮鬥在抗擊疫情前線的航空公司。事實上除了不斷航之外,衣索比亞航空還積極承接了海外華人華僑(尤其是非洲和南美地區)向國內捐贈的物流服務。患難見真情,這份兄弟情誼我們應當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