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不優雅的優先登機儀式-新航LAX-ICN頭等艙測評體驗

聽說第一段都要先自我介紹,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規定,筆者是一個關注本博客多年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讀者。之前也投稿過一些無關痛癢的內容,這是第一次決定寫一次飛行體驗分享給大家。留名Breathllente,感覺大家的機酒體驗各種高大上,所以決定以後投稿專門寫一些風格接地氣的旅途中的非常規經歷吧。

抒情

在我寫這篇體驗期間,博客陸陸續續發表了很多讀友們寫的關於新航頭等艙的體驗,這讓我感到非常有鴨力。

寫完之後刪了很多已經有人寫過的內容,之前博客上的體驗大多在描寫新航的旗艦Apartment和Suite,那本文來寫寫更常見的新航常規頭等艙(就是普通的頭等艙)吧。

以上感謝的套話說完了,現在可以開始正文了。

講真,許多年前決定開始擼卡的動機就是看到了傳說中的新航頭等艙大雙人床,於是就默默地把畢業時擼出一個新航頭等艙雙人床回國定做了當時的擼卡終極目標。

繼續鋪墊、眾所周知,新航只在自家的旗艦A380上配備可以鋪開雙人床的suite頭等艙。(其實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把這種單獨隔出一小間的頭等艙叫做套間。其實我們理解中的套房不是應該是一個客廳+一個卧室嗎,suite頭等艙其實並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客廳呀,那為什麼要叫suite呢。還是說我們可以理解為機艙本身就是個大客廳,大家都擠在客廳。。有坐板凳的,有躺沙發的,這個suite就是卧室了。)

然鵝,造化弄人。萬萬沒想到,當我畢業的時候,竟然找不到一條新航A380執飛的跨太平洋航線。作者坐標美西人最多的那個州的第二大城市,最早的時候通過ifly380.com看到新航使用A380執飛美國航線的只有兩條第五航權的航線。(博客里有介紹關於第N航權的科普文)分別是西部跨太平洋的LAX-NRT-SIN和東部跨大西洋的JFK-FRA-SIN。那麼選擇前者然後美國國內搭一個美廉航的小短途轉機,看起來十分完美。

Worthless的情懷抒發部分結束

正文開始

出票

然鵝鵝,就在我開始查票的時候發現,我們大新航不再使用大380飛LAX-NRT-SIN的航線了,於是新航380和美國有關係的紐約-法蘭克福線(下文簡稱紐法線,是不是很有國內鐵路的范兒)就成了北美獨苗了。具體該航線可以觀摩雷神體驗文

估計新航是覺得,反正美國的航司酒店業服務質量業界墊底,大部分美國人可能也沒見識過亞洲航司的服務水平。用那麼好的硬體來伺候美國人可能太浪費了,不如拿來飛更注重服務品質的亞歐大陸的航線吧,應該不是考慮到飛行成本滿座率這些吧!僅僅是個人猜(tu)測(cao),並不敢妄議堂堂Skytrax五星的世界頂級大航司的戰略布局。

好了,理想再次打臉現實。新航頭等艙每排4座布局,A和F靠窗座位,只有中間的CD座位才能實現雙人床。畢竟也沒打算去新加坡玩,如此飛一趟的意義並不是很大,但還是滿足求知慾地查一下吧。經過一番費時費力的查票刷票,死活也刷不出來紐法線的CD座的票。好了,本來也並不抱希望的繞遠走紐法線的計劃也泡湯了。

歸國日期一點點臨近了,如此看來,這個小目標只能留著歸國以後在亞歐大陸飛行再實現了。運氣不算太好,換票的時候恰好新航里程剛剛小幅貶值,通過awardhacker查到的還是老的兌換表格,當然現在已經更新了。

里程所需95K 加上LD兩個人一共190K

雖然上學期間無數次在仁川機場轉機,但從未好好在韓國玩過。索性借這次機會去韓國轉機順便玩一圈,也可以帶LD各種買買買,(寫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還沒止住血)。

提問:為什麼不是stopover然後再換國航或者韓亞回國呢?

因為SQ規定單程不許stopover,短期內也沒有回美國的打算。恩,沒辦法了。

之前LD總是嫌棄我查票刷票太麻煩,不如直接積分換錢來得方便。超低價值操作顯然不是一名血統純正的羊毛黨可以接受的。所以趁著這次機會,趕緊把LD手裡這點Prestige擼來的80K TYP融過來。然後從我的TYP里再拿110K一起190K轉入SQ賬戶,從網上提交轉點到實際到賬用了2個工作日。不是很快,但是很穩。具體各積分體系轉點時間可以參考博客之前的文章

當然刷票和轉積分要同時進行,不然刷到票再轉積分中間等的那段時間簡直太刺激多巴胺了。作者年紀大了,經不起這種刺激。

這個航線就由主力773執飛了,不過頭等艙只有一排座位,也就是一共4個座位。最優先的出發日期是14號,但是恰巧14號只顯示有一個1C位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選日期時已經選擇兩個乘客,但還可以進去選。既然不能雙人床了,那起碼挨著就可以了吧,所以AC CD DF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四艙布局的777-300ER有多達48個商務艙座位(一直到23排)和4個頭等艙座位。

然鵝 又一次造化弄人,竟!然!沒有一個航班有挨著的兩個座位。這就很服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先每班隨便選兩個座wl上再說吧,總比站票好。這年頭飛機選座也流行跳著選了?

等了整整一個禮拜,期間沒事就拿出手機刷一遍,也沒有進展,不能忍了,打電話!

TPG貢獻的數據點表明,wl期間打電話可能有奇效。

打個試試唄,反正話費都交了!以前新航在線兌換還有15%off里程的優惠,現在也通通沒有了,所以就算打電話出票也無所謂了。

跟客服提供了基本資料以後,

—————————————–通話記錄—————————————–

我說:我有幾個waitlist,您了受累給看看哪個能出票唄?

客服:好嘞爺稍等。

我:恩好不著急(內心趕緊的,別整那麼多沒用的)

客服:恩……好像這幾個都出不來。

我:哦呵呵。

客服:您14號能走嗎,我看您wl夾著一個14號,能的話我給爺查查?

我:行吧,我記得是只有一個座位,所以我沒wl

客服:我看看啊。等等,嘛玩意?我這看明明有倆座而且能出票啊。

我:卧槽真假?哪倆啊 挨著的嗎,我真的就只看見一個啊。

客服:1A和1C隔著過道,您看能行嗎?

我:行啊行啊 當然行啊,我之前查的時候看1A是occupied的啊明明。

客服:咳我以為嘛事呢,1A是個很牛逼的座位,一般乘客是選不了的,但是老子牛逼我能給你選,服不服?服了我現在就給你出票。

(客服原話是說那個座位前面有玩娃區,所以一般不開放選,要麼值機選,要麼電話選)

我:服了服了,您了趕緊的,您太牛逼了,就來這個吧 趕緊給安排上。

客服:好您了,等著啊給你放點音樂你冷靜一下,我給你來波騷操作啊。

我:一波操作猛如虎,拔吊無情躲川普,趕緊讓我回家吧。

音樂響起……

客服:對了電話出票25刀或者2500里程手續費啊哥,您微信還是支付寶?

我:嘛手續費?不是說電腦出不了才手續費嗎,我能出票找你幹嘛啊。

客服:哦還真是的,兄弟挺懂的嘛,沒坑著你這回,接著聽音樂吧你。

數分鐘交響樂……

客服:走您嘞,安排上了啊 確認郵件發郵箱了自個看吧,沒嘛事掛了啊 回聊 Skr~。

我:太好了,回聊回聊。

(以上具體對話內容略有改編,不過大意沒變,各位湊合看吧)

—————————————–通話記錄—————————————–

好了 折騰了那麼久,總算是把最重要的出票完成了

最後總共花費190K的SQ里程  YQ47.20刀及其良心

出票完成。

http://img.ixiumei.com/uploadfile/2018/0628/20180628093023228.jpg

預約機上餐食-名廚有約

通常來說這一步結束後,就該等著到出發那天拎包上飛機了等著吃吃睡睡了。新航在這還給乘客們留了一個環節。

新航頭等艙的焗波士頓龍蝦可謂業界聞名,拋開中東土豪系航司沒法比以外,在牛排早就成兩艙標配伙食後,跨太平洋航線的各家航司似乎還只有新航提供龍蝦食材。

雖然選取了市面上最廉價的品種波士頓龍蝦,但能在三萬英尺高空提供焗龍蝦也實屬不易了。不過心裡還是比較喜歡傳統意義上的無鰲長須大龍蝦,感覺美國這種帶鉗子的龍蝦就是個大號小龍蝦而已,口感和國內吃的澳龍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當然也比澳龍便宜多了。

新航的Boston Lobster Thermidor,機上翻菜單是找不到的。我們要在新航官網查看自己的航班信息,然後找到著名的Book the Cook選項,中文叫做「名廚有約「

名廚有約是專門提供給兩艙和超經乘客的提前預約選餐功能。菜單內容和菜系做法可謂五花八門。名廚有約的菜單由八位來自世界各地(中美法意澳日印)的名廚打造,飛往東京的航班甚至可以選擇京懷石料理。

由於不是新航的base樟宜機場出發的航班,所以菜品選擇有限,但依然還是提供招牌焗龍蝦的。操作時忘記了截圖,在網上找了圖來。

圖片來源https://www.pointhacks.co.nz/how-to-book-the-cook-with-singapore-airlines/

登陸後進入manage booking後可以看到我們除了可以選擇座位以外,還可以選擇meals。

圖片來源:https://www.pointhacks.co.nz/how-to-book-the-cook-with-singapore-airlines/

然後選擇具體航班

圖片來源:https://www.pointhacks.co.nz/how-to-book-the-cook-with-singapore-airlines/

選擇具體兩頓飯分別要吃什麼,最後保存並退出就可以了。

這班飛機很神奇,第一頓飯叫dinner,第二頓飯叫supper。恩 好像都是晚餐的意思,不過應該dinner屬於正餐的意思吧。大家都是第一次,具體我也不知道。dinner選了焗龍蝦,supper選了日式料理。然後給LD dinner選了日式料理 supper選了焗龍蝦配藏紅花椰漿飯。飛機上的牛排啊羊肉啊魚啊之類的主菜在其他航司的航班上吃的多了也沒啥意思,所以兩人都選了這個傳說中的焗龍蝦。

事實證明,幫LD選的才是最佳搭配。。Dinner可比Supper豐盛多了。

好了,訂票活動雖然幾經波折但也算就此完成,接下來該去機場報到,接受更大的挑戰了。

LAX值機

下午四點半的飛機,中午簡單吃過飯後就來到了全美國第二爛的國際機場LAX。星盟的航班都安排在LAX盡頭的湯姆布拉德利航站樓,並沒有對休息室有什麼期待,但由於是搬家回國,所以行李很多,很重。預想到值機期間肯定不會很順利,所以還是早早來到機場。

這是到達仁川機場後,取完所有託運行李後,把兩人所有行李擺在一起拍的。可以看到,其中有4個託運箱,一個高爾夫球包,一個登山包,兩個登機箱,一個無人機背包,一個手拎包和一個派力肯相機箱。加在一起一共十一件,不含ld自己的包。

到達酒店後,禮賓小哥一件一件拿進來擺的整整齊齊,說實話我很擔心小哥的腰,畢竟我自己在美國搬上下車的時候還是感覺非常吃力的。在韓國聯繫的接機大哥也通過客服婉轉的傳達了「送機別找我,我腰不行了「的中心思想。

這裡提一點,大家在進行大規模輕資產轉移的時候,高爾夫託運包真的非常好用,內部空間完爆行李箱,而且是布袋伸縮性很好,可以強行塞下大量大量的東西。我這次就是在真球包裝進去之後,在其他空間又塞了大量的物資,塞得滿滿當當的。但是切記別超重。

來到新航頭等艙值機櫃檯,櫃檯外閑逛的地勤女快步走來,像是發現犯了錯誤的小朋友一樣,走到我的面前問道:

「請問您是搭乘頭等艙嗎?」

在我和送機的室友費了半條命把行李從車上卸下來後我就料到,以我這樣的陣勢,怕是值機時是要被白眼了。

「Yes」

「Ok, Please.」

地勤女遲疑了一下,還是讓開了路讓我進去了。大概她實在想第一次見這種架勢坐頭等的吧。

其實之前的幾次美國出發的頭等艙經歷都是在自己的Base SFO出發,SFO的頭等艙值機櫃檯還會專門配一位行李搬運工,想來是怕乘客自己抬箱子太不優雅吧。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8410578&di=f68d719cdc791a521e40cb2d05dc3e7b&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img4.178.com%2Fjx3%2F201607%2F263426279742%2F263426710332.jpg

當然LAX並沒有,儘管是五星級的新航。

推著沉重的行李車來到值機櫃檯,此時櫃檯里站著一位年紀約莫近四十歲的亞裔大叔,四方臉龐,臉上的皮膚顯得有些粗糙,不知道是因為工作疲憊還是被家庭瑣事拖累,兩隻眼睛陷得很深,似乎並無神采。我們姑且叫他木訥男,他在整個值機過程中,雖沒起到太大作用,但確實態度最好的一個。

木訥男看到我走來,他立刻調整了自己的神態,微笑注視著我,露出一口整齊但泛黃的牙齒。在簡單問候之後我遞上了護照,他雙手接過時,我看到那是一雙溝壑縱橫,皮膚已經顯得較為粗糙的老手。我無法再從他的外觀洞察出關於他生活中的其他細節,只能感覺,我面前的,怕是一位經歷了許多磨難的新航基層老員工

木訥男了解到我要託運6件行李後,在電腦上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告訴我,您每人可以託運兩件,超出的每件150刀,兩件300刀,如果您是星盟金卡的話可以免費+1件,但是您不是,請問怎麼付。想到兩個月前剛剛過期的TK金卡就是一陣肉疼。

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4009350542,3141082203&fm=26&gp=0.jpg

我說我第一次體驗你家的頭等艙,可以幫waive掉嗎?木訥男表示待我請示一下領導,於是木訥男側了一下頭,望向我的身後並點了點頭。我順著他的目光向後轉頭望去,領導是位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姐姐,我們暫且叫她高冷女。

伴隨著咯噠咯噠的高跟鞋觸地聲,高冷女走到我的面前,問道

「How can I help you sir?」

我打量了她一遍,高冷女化著誇張的歐美妝,自上而下都是歐美人推崇的古銅色,可以看出應該沒有在Sun Tanning上少下工夫,藍色的眼影與高冷女幹練的形象顯得格格不入,更像是初入職場的打扮。眼妝是美國人心目中的Asian-looking,整個眼睛顯得有神但又非常細長,像是故意眯縫著眼睛一般。

在我把話重新說了一遍之後,高冷女冷冷的說了一個No,然後轉身走進櫃檯,開始在鍵盤前操作。留下一臉懵逼的我在原地。還真的第一次見到拒絕客戶這麼決絕的,一般不是都要說一堆什麼,我們很理解,我們很抱歉,但我們確實不能之類的套話嗎。高冷姐直接就No了。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7815806241&di=495a48197ef340f75566a8950a11eb96&imgtype=0&src=http%3A%2F%2Fimg4.duitang.com%2Fuploads%2Fitem%2F201602%2F20%2F20160220201357_KCVRe.jpeg

我又說道,我是來上學的,來了很多年,現在我學業和工作都結束要回國了,所以東西很多,而且我聽說你們航司很好,我也想體驗一下,能不能例外一次?我之前坐JAL和國泰的頭等艙他們都主動和我說登機箱也可以免費託運。當然拒絕也是合理的,不過這麼高冷的拒絕還真的第一次見。

記得非常清楚,15年國泰頭等艙回國,除了個人行李外還託運了一套巨大的Bose音響和一套Srixon球杆,地勤小哥還問,你的carry-on也可以免費託運,我說不會超件數嗎,小哥還說 Don』t worry about that.

不過高冷姐頭也不抬的還是拒絕了,理由很簡單

「那是其他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不能waive這個錢」。

談心無果只好作罷,用栗子卡的300刀航空報銷額度付了行李費,也算是沒花錢。於是最噩夢的環節來了。

LAX看來是沒有SFO的搬箱子小哥了,自己搬唄,又不是西服革履不用考慮什麼優雅不優雅的。在木訥男的指導下,一件一件拿上去稱重,拿下來後指著最小的那個託運箱說:

「這個箱子還有空間,其他的都超重了,你拿點東西過去吧」

好吧,確實裝的時候本身就是超重,也有這個心理準備,不過真的有頭等艙值機的時候讓乘客在地上開箱子拿東西出來的還是第一次見。

第一次減負完成後再次過稱,高冷女看不下去了,說道:

「你所有的託運行李都必須少於32公斤(其實我很驚訝在美國的機場這裡居然用的是公制單位),否則我們不能給你託運行李,這是聯邦法律規定」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7815961159&di=28815d08bf5ec7c93a845a7520abd174&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60829%2F03fe46a397dc497bbc98e2711875d9e3_th.png

美國服務業真的好喜歡用Federal Law這個詞嚇唬人,就算真的有這條聯邦法,你要是真問他哪條Federal Law想必也是說不出來。

跟她撕也沒什麼好處,再一次的原地收拾行李,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都給了送機的室友,一一過稱後,終於每件行李都到32.xx公斤的重量了。一般來講機場值機到這個重量都不會再管了。結果高冷姐還是表示,所有行李重量必須少於32公斤,就是最多31開頭。

此時我早已累的滿頭大汗,要知道六個大行李搬來搬去也不是件省心的事,在此期間倒也沒有其他旅客來值機,但是看著離登機時間越來越近了,也真心不想再耽誤時間。

第三次全部開箱拿東西,又把一堆東西塞進了登機行李里,而此時的登機行李早已裝的滿滿。最後挨個稱過重量後,終於達到了高冷姐的要求,高冷姐隨之就離開了,留下木訥男負責後面的操作。貼行李票貼優先行李標籤貼超重行李標籤列印登機牌一切順利,萬萬沒想到,木訥男最後說

「記得提前去登機口稱登機行李,所有旅客都必須在登機前稱重登機行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7816677882&di=af67c1afd37bb29a0ad8aeee7fbf3b0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0.pconline.com.cn%2Fpconline%2F1710%2F13%2F10111761_12291119dfa481a7f2d9133fbfde1605_thumb.jpg

WTF?????這真的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航空嗎 稱重登機行李不是各種廉價航空的做法嗎。

最後找木訥男要了投訴方式後便匆匆離開了。

感覺肯定會有人噴筆者說純粹是自己浪的難受,不作肯定沒那麼多事。確實是有這個因素,但也因為行李確實很多,並且行前還專門諮詢過一位在航司地勤任職的朋友,表示他們從來不管頭等艙旅客託運多少行李,超重也沒所謂,你拎得動不怕摔,後面的行李工人就拎得動敢摔。反正就那麼幾個人,頂天了你也帶不了多少東西。鑒於在SFO也有過類似情況的優待,所以想說可能還有談心的餘地,。真的談心不成還能留給室友一些物資,以後再帶回。

員工遵守公司規則無可厚非,筆者抱僥倖心理談心也是不妥。筆者吐槽的只是態度,地勤人員拒絕的方式有很多種,這次這種態度語氣實在讓人感到不適,這不應該是一個基層管理人員在兩艙值機櫃檯的表現。哪怕行李重量一次說清到底拿到多少公斤才行也好過讓乘客一遍遍過稱耽誤時間。所以不希望大家對這個點過多吐槽。

分享這些經歷也是想在類似體驗文章中加入一點不一樣的元素。畢竟不是每個人的飛行體驗都那麼順利的,大家看多了順順利利,看看不順利的也沒毛病吧。

LAX星盟休息室

這個部分不打算過多介紹了,LAX的星盟休息室已經被各路大神深扒很多次了。

在正門Checkin之後被認出是頭等艙,於是被引領到旁邊這個偏僻不起眼的頭等艙休息室。

不多說了,頭等艙這邊並沒什麼東西吃,要吃東西還是要去商務艙那邊

通往戶外陽台的走廊,那個每篇lax星盟體驗文必提到的戶外陽台。

當天不是特別暖和,而且陽台剛好背陰,所以戶外沒什麼人

從陽台看停機坪方向

諷刺的是,從星盟的休息室陽台放眼望去,竟然只能看見達美三角航空的飛機,略尷尬。

由於行李託運問題耽誤了太多時間浪費了太多口舌,來休息室後簡單取了些水果和蘇打水休息了一下就登機了。

等到廣播通知登機才起身前往登機口,然而登機廣播居然也在說:

「請SQ7航班旅客儘快前往登機口,所有旅客的隨身行李都需要稱重」

今天第二次聽到這句話我真的懵了,我知道坐龐巴迪Q400這種小型支線客機可能真的要稱行李。

新航真的是嚇到我了,這是我官網上寫的那個「享譽全球的頂級航空公司」嗎?

畢竟為了給託運行李騰地方,我的登機箱和書包密度大的可怕,像個水泥餡兒的剝皮包子。超重那是必然的。

遠機位登機

提前看好飛機在遠機位,也做好了要坐擺渡車的準備,來到登機口後各個倉位都沒有所謂的稱行李的環節,直到現在都覺得這波操作很迷,怕是幻覺?後來上了飛機也忘了問問空姐。到的時候兩艙正在排隊登車,遂順利掃完登機牌。

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擺渡車。

來,轉頭拯救一下頸椎

意料之中的,不可能像國內一樣有豐田考斯特專門接頭等艙旅客去遠機位的。沒有考斯特,也不可能有福特全順。大家一起擠擠也比較暖和,出出汗就當排毒了。

所以遠機位時提前登機的優勢就是可以提前上擺渡車,然後找個座位,然後被後來的人堵在裡面,最後登機的時候最後一個上飛機。索性叫提前上車服務好了

遠機位是LAX那種位於機場角落的獨立航站樓。之前坐韓亞的A380在LAX降落時就曾經停靠過這種獨立的迷你航站樓。深刻的記得那次由於飛機等候塔台指令時間很長(都在飛機上又眯了一覺)加上遠機位等擺渡車等了很久。直接導致後續航班直接沒有趕上。(想想以A380的載客量,擺渡車怕是也要來好幾輛或者拉好幾趟)

有沒有Base在LAX的朋友們講講這種機場角落的登機樓是個啥玩法。

在谷歌地圖可以看到LAX最西邊有這麼五個孤零零的小樓,裡面依然沒有電梯,乘客要從一條坡道從二樓廊橋走到一樓等擺渡車。

圖中可以看到榮獲此待遇的分別是一架長榮、一架華航、一架漢莎和一架智利LATAM航空的客機

由於享受了頭等艙旅客的優先上車服務,所以在車裡還能坐下,但是後來又把座位讓給了一位亞裔面孔的大爺,就被擠得很靠後了,到達這個小樓後也是很靠後才下車。

擠滿旅客的擺渡車,在波音777碩大的GE90-115B引擎面前也顯得那麼渺小,伴隨著它高分貝的噪音,筆者拎著大包小箱子走進了這座小樓。

之後出現在我面前的是條寬闊但年久失修的坡道,坡道上貼著防滑條,但因為無數旅客的經過和時間的消磨,早已脫落了大半,像是一段段不規則的虛線橫在路前。

坡道兩旁的扶手顯得比地上的防滑條更心急,漆皮脫落的早已不成樣子,殘存的一絲漆色孤零零的掛在冰冷的扶手上;就這樣靜靜的陪著地上的防滑條在遠離機場人山人海的孤獨角落,注視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他們眼前經過的越來越先進的客機和匆匆去來的乘客。縱然曾幾何時,這裡是世界上最好的機場之一,然實在拗不過那執迷不悟向前狂奔的時光,被狠狠甩在身後,被漸漸的抹平、褪色,變成如今的模樣。

自己拉著裝了水泥的一堆行李,一步一步來到二樓出發層,隨著大部隊一起走進廊橋。只是在廊橋里最後幾米的那個岔路口,面對著面前的兩條通道,向左前方轉去罷了。

SQ7 LAX-ICN B77W機上服務

座椅配置

機型是跨太平洋航線最常見的波音773ER,太常見了就不放圖了,然後找到了1A和1C的位置。1C和1D座位後方還留有一條寬不到1米的走廊,想必是留給空乘人員在兩通道之間走動用的吧。不過總讓我覺得後面會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

看來1D和的兄嘚還被擠在擺渡車裡沒上來。其實1C和1D中間要是能拆開也能變個床,像卡航最新的商務艙那種低配版雙人床。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7116896070&di=02d5109b5c1b20078b8b780efab915ba&imgtype=0&src=http%3A%2F%2Fp3.ssl.cdn.btime.com%2Ft015649d5526890ecc7.jpg%3Fsize%3D980x735

(圖片來源:item.btime.com

卡達航空新商務艙的低配版雙人床

這款在官網被稱為「全新頭等艙」的產品配備了24寸的液晶顯示器(看這黑色那麼亮就不可能是OLED),由於邊框通通使用了黑色的設計,所以視覺延展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實際觀看體驗還是比24寸要大一些的。(其實跟畫眼線一個道理是吧?)

登機前的種種騷操作實在太折騰人力,出了一身汗,索性和穿著新航特色服裝的空姐要了杯雪碧加冰,兩艙不點香檳不會遭到鄙視吧?

再快喝完的時候,一名空少抱著依雲的礦泉水瓶主動過來問我:

「先生,再給您倒點涼白開嗎?」

「嗯,其實是雪碧,你看還冒泡呢,麻煩再來一杯吧」

「嗯……好的。」

餐桌的滑動開關,可以看到底下還有一個轉軸的結構。把桌子拉出來需要拉這個把手往後拉,同時讓這個轉軸旋轉以達到合適的桌面高度。

實際操作時很困難,後來空姐鋪餐巾的時候扯了半天也沒拉動這個桌子。

由於擔心空姐借拉桌子然後順勢倒在我身上占我便宜,我說還是我來吧,最後和空姐配合下終於把這個玩意馴服。

顯示屏下方的小櫃門裡放著耳機、睡衣和備品。

主流的空間設計,沒有在頭頂設置行李架,由此獲得的大量頂部空間大大提升了這一段機艙的空間感。

而如圖所示,行李放置於墊腳空間下方的地上,可能考慮到只有4位旅客,所以這點空間理論上完全夠用。

然而遇上我這樣的行李搬運工旅客,就實在裝不下了行李只好交給了空姐,空姐應該是放在了前艙的衣櫃里。

位於座椅左手邊護板上的座椅控制板,簡單明了操作很方便,但是位置有點靠後。

坐立或斜靠姿態時,由於空間被靠背阻擋,使用左手操作的話要把左手小臂盡量貼緊大臂,用手背盡量去觸碰自己左肩膀,才能讓手指碰到這些開關。(如果你按照我的描述擺了這個姿勢會發現真的很娘炮),所以還是側身用右手操作比較方便。。

USB充電插槽在右手邊這個儲物格里,雖然這個儲物格看起來並不能放什麼東西,放個護照都怕忘了。

多媒體遙控手柄藏在左手邊的儲物格內,操作手感很常規,乏善可陳,沒什麼可說的。

耳機忘記拍了,就是最常見的Bose和航司合作款的降噪耳機。

·隔壁座的帶娃大哥

稍微整理了一下行李坐下後,旁邊1D的旅客就到了。1D的大哥面色略顯憔悴,是一位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的亞裔男子,不同尋常的是他抱著一個看起來不足一歲的萌寶。寶寶的眼睛深邃的像一潭秋水;水靈靈的眨著眼,對喧鬧浮華的人間表現出無盡的好奇,似乎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把這個世界裝入眼中。

看到這讓我不禁想到曾經看過的一篇新聞,講的國外某網紅帶寶寶乘坐某美系航司頭等艙結果被空姐要求移步後艙的事情,也使我產生了一絲擔心。也想看看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是如何處理的。

正在我擔心Bose QC系列的主動降噪功能能否抵消嬰兒哭鬧聲的同時,穿著新航特色服裝的乘務長和1D的兄dei溝通了一下,大兄dei最終無奈起身抱娃離開。

然後自己一個人回來了。

回來之後正好挨著,就和大哥聊了聊,大哥是不會說中文的新加坡華裔,剛剛和他老婆在美國生了娃,這才準備帶回新加坡去見家裡人。因為想著頭等艙地方大可以平躺,所以買了一張頭等艙一張經濟艙的機票,自己可以帶著孩子可以在前艙舒服一點,另一個人坐後艙,中間兩人輪換看娃。不過很遺憾空姐考慮到小孩會哭鬧影響其他乘客,還是拒絕了他把孩子帶進頭等艙。剛剛把孩子交給了後艙的媽媽,等一會兩人再輪著來前面睡覺。

可憐天下父母親,在外拼搏實屬不易,默默祝福他們吧。

後來在得知我和LD一同出行後,大哥主動表示可以換座位,反正他一個人坐哪都一樣。我想,雖然不是雙人床的座位,那挨著也好吧,遂領了這個人情,讓LD和這位孩兒爸換了座。

期間第一頓飯是大哥吃的,第二頓是大嫂子來吃的。

飯後洗漱完回來準備就寢時候,還和1A座位上看鋼鐵俠的大哥打了招呼,等我睡醒起身的時候,1A已經是大嫂子在熟睡了。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只能辛苦大哥和大嫂子前後艙來回跑了。空姐也是照章辦事沒有辦法,只是沒有讓小寶寶回到前艙,但大哥大嫂子二人的隨機切換模式並沒有遭到任何阻撓,期間注意到服務質量也沒有下降,乘務員像在服務同一個人一樣在服務兩名乘客。這點還是給乘務員們的通融點個贊的。

但不太好理解的是,選座的時候1A不是因為有專門帶娃的區域所以不公開選座嗎。為啥真的有娃的時候,娃反而不讓進頭等艙了?

洗漱備品

重點寫一下盥洗過夜包,很走心的分了男女款。我的男士包里備品全部來自菲拉格慕出品,也算是大牌子了吧。濕巾、潤唇膏、護手霜、須後乳還有一瓶菲拉格慕小瓶裝的湛藍之水,海洋香的中調真的很招人喜歡。

給這瓶湛藍之水來個特寫。

LD這邊的就是女士款的過夜包了,感覺顏值還是男士款的好看一些。備品同樣來自菲拉格慕,裡面是濕巾、潤唇膏、護手霜和一瓶菲拉格慕的Signorina伊人系列香水。當然沒有須後乳,但是也並沒有用各種xx水之類的其他備品替代這個空缺的位置,總數上比男士款少一件東西。

盥洗室內亮點不多,乏善可陳。好在整潔乾淨,每位乘客使用後乘務員第一時間進去收拾。

記得之前坐全日空的787,前艙盥洗室馬桶上方還有個舷窗,感覺很奇妙。

為了防止顛簸,洗手液被固定在洗手池旁稍微進入洗手池的位置,這樣就算用過後洗手液滴下來,也會滴進洗手池,很細心。拿起來看了下,竟也是菲拉格慕出品。

旁邊抽屜里是牙具、化妝棉、刮鬍套裝等盥洗備品。

鏡子旁邊設置的化妝鏡並不能伸縮,看清還是需要伸脖子過去,感覺實用性不強。

鏡子旁邊小架子上的漱口水、潤膚露、須後乳還有中間這瓶不認識是什麼了。竟然依然菲拉格慕出品。

抽屜里的東西掏出來來個特寫。牙具裝在一個小盒子里,不是那種廉價的塑料包裝,真好。

記得按時吃飯

餐前麵包沒有主動給黑醋+橄欖油,主動和小姐姐要了才給。。

第一頓是Dinner我選的是焗龍蝦,剩下的全部在菜單裡面選,當天竟然沒有魚子醬了很是震驚,前菜點了一個這個什麼什麼魚

棒子航線特供的 雞參湯,嗯是雞參湯,不是肚子里裝著米的參雞湯。紅棗,高麗參,老母雞,一個都不差,好評。

主角來了,焗波龍配藏紅花米飯,這道菜在各位大神的測評中已經出現無數次了。三萬英尺高空的特殊體驗,非常值得一試,尤其是你已經不想再點Filet Mignon,Ribeye之類的時候。

主觀的講,除了龍蝦尺寸稍微小了那麼幾號之外,其他方面還是亮點頗豐的。

至少作為一道飛機餐的硬菜,是非常拿的出手的,所以剩下那一半龍蝦去哪了?

甜點是檸檬冰淇淋,個人覺得太酸了。

餐後水果,切好的哈密瓜,很原生,不細看都看不見刀口了。

不過這樣處理的水果吃起來很有儀式感倒是真的。

看到菜單上有阿華田變問了下,乘務員表示菜單有,廚房裡沒有,熱巧溜縫了解一下?

鏡頭從1C轉到1D的LD這邊,Dinner選的日餐。

感覺從擺盤上已經碾壓了我這邊,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筆者並沒有吃到,只放圖,不做評價。

這好像是個烏冬?

甜點選了慕斯,感覺好像乘務員忘了反過來扣在盤子里了,直接把塑料容器擺盤拿上來了?

然後是沒對上焦的同樣切法的菠蘿

Dinner結束後,洗漱換了睡衣又和乘務員小姐姐隨便聊了聊,問到關於A380航線的問題。

乘務員小姐姐表示,航空公司用A380飛北美航線基本不賺錢,以後這種航線還是交給77W和A350來執飛了,380大胖子就留著飛亞歐澳洲這些相對短一些的航線了。

回來後夜床已鋪好,看完之前的電影 倒頭就睡。

起床之後輪到Supper了,嗯,起床不吃早飯,吃supper

感覺我supper選的日餐從氣勢上已經輸給LD那邊了

這顆黃色的梅子 謎一般的好吃

感覺主菜相對LD那邊就顯得很對付了。不過口感還是相當不錯的。鮮嫩的不知道名字的魚肉配著和白斬雞沙姜一樣的醬汁,經過咀嚼後,在口中渾然一體,呈現了最極致的味覺體驗。

上一頓都沒消化掉,索性沒有再要甜品了。點了杯綠茶解解油膩

LD那邊的餐前麵包和烤扇貝肉

焗龍蝦長得和我的一模一樣 就不重複發了

餐後甜點選了這個樹莓塔

非常原生態的水果呈現形式 背景是文藝青年標配的《至愛梵高》

總結

登機前的各種體驗各位困難重重,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己確實也存在問題,SFO習以為常的事情在LAX可能就是毫無通融餘地的事情。值機櫃檯高冷姐的冰冷態度也著實讓我對這家五星航司的服務印象大打折扣。不仔細看logo的話我真的以為自己在UA的值機櫃檯。

因為是美國出發,所以服務什麼的也沒有太大指望,所以上飛機之前並找不出什麼值得一提的亮點。

還是在登機之後才開始感覺到這是新航的感覺,難道因為仁川航線不算是精品航線的原因?雖然是舊版的頭等艙,但相對其他Skytrax五星航空的頭等艙,新航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後新航現在還有新版頭等艙和新版真·套房,差距越拉越大。乘務員業務水平業界一流,無論是服務意識,眼力見兒還是精神狀態;沒有過度熱情的那種誇張服務,也沒有大家吐槽的那麼冷淡。總的來說就是該出現的時候會出現,不想看見她的時候就真看不見。

硬體上,座位舒適程度令人印象頗深,座位寬大很是方便。軟體上雖然乘務員顏值不如日系港系,但服務意識和細心程度還是超一流的。

餐食方面和各大神的體驗一樣,名廚有約Book the Cook名不虛傳,行前就優雅地預定好了餐食儀式感極強。菜品質量同樣一流,在機艙這種本身人類味覺就打折的用餐環境下,依然可以煥發出被削弱的味覺。總體來說,筆者除非不可抗拒因素,真的不會再選LAX出發的兩艙航班了。但新航的雙人床,依然保留在筆者的To-do-list上。看在新航點數來源如此廣泛的份上,真切推薦各位卡友體驗一下新航的頭等艙,哪怕是舊版頭等艙。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34   Average: 3.4/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