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反魚骨體驗——原US Airways A330 Envoy Suite

AA892 PHL-MIA A330@KPHL

大家好!今天讓我們來懷舊一下,彙報的是原US Airways部署在A330系列上的商務座椅——Envoy Suite。雖然US和AA的合併已經完成,但我還是願意用Envoy Suite的本名來稱呼它:因為這是全球航空業內第一款反魚骨座椅它於US Airways(全美航空)在2009年正式發布,可以說具有跨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誠然,以現在的目光來看這款座椅難免有些簡陋,但不難想像8年前誕生之際它給商務旅客帶來的震撼:它平衡了私密性,便捷性,和舒適性。即便是今天,反魚骨也是綜合表現最好的一種商務艙布局。所以US Airways當時將其推崇為「下一代商務艙」並沒有看走眼,如今反魚骨早已被CX(2010年宣布採用)、BR(2012年宣布採用)、QR、ACAA等等等等發揚光大,並不斷改進。

令人唏噓的是,US Airways最終和AA走到了一起,成為了嶄新的美國航空。雖然這件事情的里子是US買下了AA,但在面子上,留在消費者感觀當中的終究還是American Airlines。US的品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為了AA在商務艙洗漱包上致敬的「Legacy」,以及常旅客心中曾經「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里程票兌換航司。

好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A接過了US的大旗,除了少數777-200還是2-3-2的牙醫床外,現在的長程寬體客機都採用了反魚骨的布局:

  • 777-300ER上和國泰同款的Zodiac Cirrus(測評1測評2);
  • 787-8和部分retro-777-200ER上的Zodiac Concept D(測評);
  • 另一部分retro-777-200ER和所有新787-9上的B/E Super Diamond(測評;實際體驗起來Cirrus和Super Diamond的差別很小)。

算上繼承自US Airways A330-200和A330-300的Envoy Suite,AA目前一共有四款反魚骨布局的座椅。對我個人來說,這次體驗330上的Envoy Suite有點像拼圖,終於把最後一塊補上了,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寫一個橫向測評……

話說回來,本次飛行的路線是PHL-MIA,飛行時間大約3小時。時間不長,但已足夠硬體上的體驗。PHL是AA在東北部的國內hub之一,繼承自US Airways;MIA則是AA面向南美的門戶。兩個hub之間偶爾會有寬體機串飛,例如從歐洲飛回PHL的330繼續飛MIA,或是PHL出發的767繼續飛南美。

費城機場有五個航站樓,其中寬體機都在A。因為美國不像申根區和國內,沒有「出境」這個過程,所以飛國內的寬體航班也會從A航站樓出發。因為國際航班比較多的緣故,和B、C航站樓相比A航站樓要氣派很多。

樓內的裝飾設計感也更加十足。

BA的航班也從A航站樓出發,有一個Gallery Lounge,不過這個lounge的開放時間是07:00 – 11:00和15:00 – 21:45,中午的航班恰好錯過。

國內航班一般沒有太多時間進lounge,反正也沒什麼吃的;相反航站樓內部的bar倒人氣更旺一些。

來到登機口,A330已經在靜靜等候。

登機流程不含糊,登機之前有pre-boarding,隨後正式登機:最先是Concierge Key,然後是First Class,再然後是Executive Platinum/Platinum/Gold。

進入飛機後左轉,五排Envoy Suite進入眼帘。

(這張照片是從第四排照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Envoy Suite了。歷經歲月的洗禮保養得也還不錯。為了形象識別的統一,AA更換了座椅靠墊,原本藍色的坐墊現在變成了深灰色。而座椅深藍色/灰色搭配的外殼則被保留。

不難看出和「現代」的Cirrus、Super Diamond兩款反魚骨座椅相比,老款的Envoy Suite更加袖珍,導致私密性有所欠缺,尤其體現在側面和頭部的屏蔽比較少。

這樣的後果就是視線遮蔽效果並不顯著。扭頭之後可以輕鬆看到至少三排座位。

用新772上的Super Diamond做對比:

AA60 NRT-DFW 777-200 機艙內景

另外由於330機身曲線的緣故,第一排的座位被稍稍向中間擠壓,視覺上比較明顯,但不知實際體驗會受到多大影響。這次因為是起飛前三天升艙clear的,所以只選到第四排靠窗的位置。

中間的行李架更深,可以縱向放入一個行李箱,而兩側的行李架只能橫放。

入座之後,電視收於前排座位內部。雖然上寫起飛、降落時需要將電視收好,但實際起降過程中也並沒有人提醒。下方的腳踏空間尚可,但受到機身寬度的限制,肯定不如777上的寬敞。

打開電視來看,顯示屏透露出古老的氣息,和當下主流的高清大屏自然是比不了。循環播放的是起飛前的AA宣傳片,要起飛之後IFE系統才打開。在新式的座椅上已經不是如此了,入座之後即可開始播放電影。

一側的電源介面、閱讀燈、和IFE遙控器。整個左側都沒有儲物間或儲物格,這款座椅對物品放置不是特別友好。

另一側的座椅扶手和一個放水的小格,這也是座椅上為數不多的儲物間。

前方下側是雜誌和安全須知,入出的間隙倒是很寬,但這是因為座椅本身要「縮水」一圈,犧牲的是座椅本身的私密性。

餐桌,需要手動將蓋子翻開,再按一下小桌板才會彈出。其中手動開蓋子這個環節不是特別自然,而且沒有文字指示,剛上來摸索了一陣是不是哪裡有個按鈕。

短途航班沒有被子和枕頭,給了一層很薄的毛毯。

飛機準點推出,在PHL機場繞了一個圈,最終向西起飛。

飛機很快穿過緻密的雲層。

這時候遮陽板的問題就來了:全打開太刺眼,不打開又太暗,很讓人為難。雖然787的變色舷窗不能完成100%遮蔽陽光,但相比遮陽板算是一個小進步。要是又有遮陽板又有電動舷窗該多好(我是不是要求太多了?)。

起飛後不久開始餐飲服務,國內航班吃的自然通常很簡陋。即便是寬體機來飛,但畢竟不是JFK-LAX一類的高端航線。

機艙的前側有一個顯示航路的小屏幕。

不知不覺飛了一個多小時,看到即將進入大西洋,趕快打開遮陽板,看到了大西洋海岸線,應該是北卡某處。

去看一下廁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國內3個小時的航班,要啥自行車不是?

別的東西可以省,但是反魚骨座椅的平躺不能不試(雖然我也沒躺下)。可以看到背部仍然有一些抬起,並不是徹底的180度平躺,目測這個角度應該在170度到175度之間,和772上的角度差不多。我個人猜想這是坐墊尺寸的原因,而非座椅內在的機械結構。但不論原因為何,實際體驗起來,如果不鋪床墊的話,這算是一個感覺比較明顯讓人不舒服的角度了。

航班很快就進入下降模式,機組也開始發放薄荷糖。不知道DL和UA是怎麼樣的,但AA國內的頭等艙降落之前都會發一輪,順帶向顧客口頭感謝。我就曾經被問候道「Thank you for your loyalty」。

儘管Miami當天下雨,但還是波瀾不驚地平穩降落。

最後安全抵港,透過沾著雨水的玻璃再看看330的全景。整趟飛行下來,除了座椅上的藍色線條還能讓人聯想起US Airways深藍色的形象識別之外,別處已經找不到任何US Airways的影子了。

總結一下,作為航空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款座椅,Envoy Suite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開始。平心而論,它的硬體和細節放在今天的市場上已經不能算作一流,但本次體驗更多的感受是歷史和經典,那麼也就不用對硬體過於挑剔了吧。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2   Average: 5/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