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舊版存檔,最新版見《大陸居民台北轉機攻略(2024重寫版)》。
【2023.3.9更新】陸委會宣布從2023.3.10開始,兩岸增加包括重慶在內的10個定期航點,同時批准南昌在內的13個包機航點。
疫情前我們曾經寫過非常受歡迎的《大陸居民轉機和入境大全》,當時應該說是全網第一篇詳細解釋大陸居民在台北轉機和入境限制的文章。疫情三年以來,現在台北轉機到底是什麼情況呢?本文和大家再次一起來討論一下大陸居民在台北轉機問題。本文不僅會告訴你存在哪些限制,還會告訴你背後這些限制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還是再次複習大陸居民涉及台灣地區的兩個證件:大通證和入台證。
大通證介紹
「大通證」全稱《往來台灣通行證》,由中國大陸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發行。該證的作用是從中國大陸邊檢出境,搭乘直飛台灣地區的飛機或者輪船。如今的大通證是一張卡片,見下圖:
憑藉大通證和有效簽注,可以從大陸搭乘航班直飛台灣地區,也可以從香港轉機前往台灣地區,但是不能從其他國家轉機前往台灣地區。如果大陸籍旅客沒有大通證和有效簽注,原則是不能從大陸直飛台北的。但是從2019年8月1號開始,出入境管理局對47個可以自由行前往台灣地區的城市將停止在大通證上加註自由行G簽。由於台灣地區暫未開放大陸居民赴台團體旅遊,因此團體簽注L簽暫時也不能辦理。目前在大陸辦理大通證和有效簽注,需要有效的入台證,而台灣地區目前僅開放在台有親屬的依親入台證,赴台讀書的學生入台證等極少數入台證,因此普通大陸居民現在是無法獲得大通證和有效簽注的。如果真的能辦理出入台證,那麼在大陸辦理大通證和相應的簽注難度還是比較簡單的。
入台證介紹
入台證全稱《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由對岸「內政部移民署」頒發。是大陸居民入境台灣地區的入出境證件。該證的作用是讓大陸居民進入台灣地區,效力類似於其他國家的「簽證」。下圖為入台證樣張:
遺憾的是,目前台灣地區僅僅開放依親和學習入台證的申請。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內政部移民署」官網列出的允許入台人員:
截止2023年3月,普通的大陸地區人民,哪怕人在海外甚至擁有所在國綠卡,目前依然不能申請入台證赴台旅遊。就算港澳地區居民,也是直到2023年2月底才恢復赴台自由行入台證辦理的。
海外-台北-大陸轉機
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轉機有兩類。我們先來討論第一類海外-台北-大陸轉機。從2020年3月台北桃園機場禁止一切轉機以來,一直到2022年10月21份,台北桃園機場都是雙向禁止轉入和轉出中國大陸的。這期間如果旅客提前購買聯程機票飛完中國大陸,那麼起飛前航空公司會強制幫旅客退票並且告知旅客因為機場政策限制,不能轉機前往中國大陸。2022年10月21日開始,台北駐多倫多經文處發文表示,允許從桃園機場轉機飛往中國大陸:
不過此時中國大陸依然宣布暫未開放台灣地區轉機赴中國大陸,有些航司也會核查台灣地區本地的48核酸記錄。因此從2022年10月21日到2023年1月初,我們可以認為雖然台灣方面解除了涉陸轉機限制,但是大陸方面依然不允許這樣轉機,其中2022年11月國務院某次發布會還點名了暫未開放台灣地區轉機回國。從2023年1月8日開始,陸續有旅客在多個平台上表示,順利完成了聯程票飛往中國大陸,只需要台北飛往中國大陸起飛前48小時的核酸檢測報告。當然,也有極少數旅客彙報被華航等航司的地勤攔了下來,不過後期隨著地勤越來越熟悉政策,基本上所有華航和長榮的旅客都彙報說順利飛完了行程,可以認為大陸方面默默解除了台北機場的轉機限制。由於目前很多航司可能還不了解政策,因此我們還是建議盡量選擇華航和長榮的聯程票飛完海外-台北-中國大陸的全程,避免首段美籍航司和第二段陸籍航司不懂規則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煩。關於48小時核酸核酸,台北轉機和從香港、韓國等轉機沒有區別,大家計算好時差,在台北-中國大陸段起飛前倒推48個小時這個時間之後做的核酸肯定都是符合條件的。
其實台北機場對不涉及中國大陸的轉機開放已久(過去三年中間涉及停-開-停-開好幾次變化)。比如去年很早旅客就可以飛香港-台北-海外或者海外-台北-香港這樣的行程。但是涉中國大陸轉機遲遲不開,據說是中國大陸方面要求台北機場不能開放涉及大陸轉機來規避海外使領館的綠碼審查,而恰好台灣方面也不希望太多陸客來中轉,因此最初台北開放轉機但是排除涉陸轉機的時候乾脆來一句「因為中國大陸疫情依然嚴重,因此暫不開放涉陸轉機」的解釋。
大陸-台北-海外轉機
由於從大陸直飛台北,大陸旅客必須使用大通證加有效簽注才能出境。因此普通的陸籍旅客是無法使用這條路線飛往海外的。但是從2023年1月8日開始,符合條件的旅客也是可以這樣飛的。
- 台胞旅客和外籍旅客:憑藉台胞證和外國護照,他們當然可以出中國大陸邊檢飛往台北後轉往國外。
持有目的地國綠卡且僅限北京和上海(廣州航點暫未恢復)出境:根據美卡論壇多位網友熱心諮詢北京和上海邊檢,得到肯定答覆:綠卡可以憑藉聯程機票從大陸飛往台北轉機去海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本文論壇的專貼討論。因此持綠卡出境直飛台北,就目前的四個航點來說,北京和上海可行、成都不行、廈門未知。而疫情前二三線城市都不放人,瀋陽、三亞等地的邊檢明確不會對綠卡旅客豁免大通證。從2023年3月4日開始,北京和上海邊檢都已經明確表示,哪怕持有綠卡/楓葉卡,也不能走大陸-台北-海外的行程。所有大陸居民必須持有大通證和簽注才能直飛台北。- 能辦出大通證和簽注的旅客:2019年8月以前還是比較簡單的,現在則必須在台灣地區有親屬才能辦理。因此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 疫情前的南昌、重慶、昆明出境(目前重慶航點即將恢復),陸委會在2023年3月9日宣布將從2023年3月10日批准兩岸新增10個常規航班航點和13個包機航班航點,其中包含常規航點重慶和包機航點南昌。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一般陸客可以用護照飛內地-港澳-海外的行程,但是不能用護照飛大陸-台北-海外的行程,那是因為很久以來,陸客中轉對台籍航司是一個巨大的蛋糕,這個蛋糕是大陸方面用來和台灣方面談判兩岸航線直接飛躍台灣海峽的籌碼。大家也許不知道,國軍在台灣海峽中畫了4個禁飛區,所有飛機要繞開中線,從台灣島北進或者南進台灣本島,比如廈門-台北這個行程,明明只要50分鐘就能搞定,為了繞開禁飛區卻要飛近2個小時。大陸希望能徹底的開放跨越台灣海峽的直飛取消這些禁飛區,因此以陸客中轉為籌碼希望對岸能妥協。台灣方面認為寧可放棄轉機蛋糕,也不能放棄台灣海峽禁飛區。

客機飛躍海峽中線 vs 陸客中轉海外
那為什麼疫情前南昌、重慶和昆明可以呢?那是因為2016年馬習會中,台灣方面又提出開放陸客中轉,但大陸預料到不久民進黨會上台,因此只能象徵性的開放幾個實際上可操作,但是幾乎沒什麼人用的城市中轉,這樣重慶,南昌和昆明就被挑了出來,象徵性的允許陸客從這三個城市中轉。後續隨著民進黨當局上台,直到疫情開始,都沒有其他城市跟進。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具體可以看看我幾年以前寫的《兩岸航路現狀》。
大陸-香港-台北-海外轉機
【2023.3更新】
隨著2023年3月份台北轉機的進一步收緊,目前我們知道信息如下:
- 大陸飛機前往香港機場-台北-海外,大陸邊檢一般不會阻攔,北京邊檢表示明確會放行;
- 深圳蛇口值機-香港機場-台北-海外,目前沒有確鑿信息,但是可能會阻攔;
- 深圳陸路入境香港-台北-海外,持有港澳通行證和簽注肯定沒有問題,如果光用護照那麼深圳出境會看機票,有DP表示在深圳灣口岸出境時候出示台北轉機機票被勸返,辦理港澳通行證和赴港簽注後才得到放行。
如果大家有2023年3月4日以後蛇口值機飛完香港-台北-海外的DP也歡迎提供!
海外-台北-香港轉機
沒有任何額外限制,最簡單的轉機。
兩岸航點限制
【2023.3.9更新】台灣方面宣布從2023年3月10日起兩岸將新增10個常規城市航點和13個包機城市航點。因此很快這個兩岸航點限制將不復存在!10個定期航點為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和鄭州。13個暫時不會恢復訂起航班,但是可以申請包機的航點為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台灣方面宣布每周航班可以達到209班,其中台方110班,陸方99班。陸方提案的哈爾濱沒有被台方採納,陸方提案的無錫、合肥、長沙、海口、西安、瀋陽改為包機。台方額外提案了常規航點青島以及天津、溫州、濟南、桂林、徐州、大連、南昌為包機航點。
總結
目前涉及台灣地區的限制主要有三個方面:
- 第一個是大陸-台北-海外必須使用大通證+簽證,這個限制從兩岸三通以來一直存在,我們也看不到任何短期內會取消的理由。
- 第二個是陸客包括海外陸客無法赴台旅遊,這個限制從202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最近聽說海外入台證申請的網站在進行維護,因此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海外陸客就可以赴台旅遊了。
第三個是限制是台北-大陸的航點限制,這個限制也是從202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如果不久可以開放航點,那麼大家首先大家轉機回國的航點會更豐富,其次持有簽證從重慶、南昌和昆明出境應該也能順利恢復。這個航點限制剛剛解除,新增了10個定期航點後中國大陸航點變為14個,重慶-台北-海外的聯程轉機指日可待!隨著航點的增加,海外-台北-中國大陸14個城市的聯程行程也將變得更加便利。
關於大家感興趣的行程,我們總結如下:
- 海外(含港澳)-台北-海外(含港澳):24小時內轉機無額外限制;
- 蛇口-香港機場-台北-海外:護照可能可以正常出境(目前存疑),24小時內轉機無額外限制;
- 海外-台北-中國大陸:24小時內轉機無額外限制,需準備台北起飛前48小時的核酸報告;
- 中國大陸-台北-海外:外籍、台籍無限制;其他陸籍旅客在除了重慶、南昌和昆明口岸以外不可以這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