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30更新】根據中國大陸多家媒體報道,中國大陸的文旅部宣布即將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地區的大通證G簽簽註: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文化和旅遊部政府門戶網站30日發布信息:應金門縣民意代表參訪團請求,大陸將於近期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
由於早前赴馬祖地區的簽注已經恢復,因此現在基本上福建戶籍的局面已經可以赴金馬地區旅遊。同時兩岸的小三通數量大通證的簽注應該是限定金門、馬祖地區的特殊G簽,而且對應的「入台證」也是限定金門、馬祖地區的「入金證」。至於如何利用海外入台證配合G簽經由金門前往台灣本島,希望福建居民讀者在正式開放以後多多貢獻DP喔!
疫情前我們曾經寫過非常受歡迎的《大陸居民台北轉機和入境大全》,當時應該說是全網第一篇詳細解釋大陸居民在台北轉機和入境限制的文章。時間來到疫情結束以後的2024,現在台北轉機到底是什麼情況呢?本文和大家再次一起來討論一下大陸居民在台北轉機問題。本文不僅會告訴你存在哪些限制,還會告訴你背後這些限制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還是再次複習大陸居民涉及台灣地區的兩個證件:大通證和入台證。
大通證介紹
「大通證」全稱《往來台灣通行證》,由中國大陸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發行。以前該證叫《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因此大家習慣叫他「大通證」,現在也有人喜歡叫他「台灣通行證」。該證的作用是從中國大陸邊檢出境,搭乘直飛台灣地區的飛機或者輪船。如今的大通證是一張卡片,見下圖:
憑藉大通證和有效簽注,大陸居民可以從中國大陸地區搭乘航班直飛台灣地區,也可以從香港轉機前往台灣地區,但是不能從其他國家轉機前往台灣地區。如果大陸地區的居民沒有大通證和有效簽注,是不能從中國大陸直飛台北的。從2019年開始,大陸已經停止對大通證上面簽發旅遊目的的G簽注,疫情開始後跟團游的L簽注也停發,至今沒有恢復,因此普通大陸居民無法以旅遊(包括轉機)為目的從中國大陸直飛台灣地區。目前台灣地區目前僅開放在台有親屬的依親入台證,赴台讀書的學生入台證等極少數入台證,大陸居民是需要靠(非旅遊目的的)入台證才能獲得對應的大通證簽證,因此普通大陸居民現在是無法獲得有效簽注的。如果真的在台灣有親屬,能辦理出團聚類入台證,那麼在大陸辦理大通證和相應的T簽注還是比較簡單的。根據多個DP,如果僅僅憑藉海外發行的「入台證」,是無法辦理大通證簽注的。目前有些城市的出入境管理部門可以辦理大通證的空證(無有效簽證),有些城市在不符合辦理簽注的前提下不予辦理大通證空證。
入台證介紹
入台證全稱《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由對岸「內政部移民署」頒發。是大陸地區居民入境台灣地區的入出境證件。該證的作用是讓大陸居民進入台灣地區,效力類似於其他國家的「簽證」。下圖為入台證樣張:
目前台灣地區對居住在大陸地區的居民僅僅開放探親、交流學習、來台就醫、健康檢查、醫美等類別的入台證的申請,沒有開放旅遊類別的入台證,從2023年秋天開始,台灣地區已經恢復了對旅居海外的大陸居民簽發旅遊為目的的入台證(第三類觀光)。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內政部移民署」官網列出的允許入台人員。因此旅居海外一年以上的持有當地旅客、楓葉卡、學生簽證、工作簽證的旅客都能辦理「入台證」。如果在海外持有的是比如B1、B2,加拿大旅遊簽證的,目前不能辦理「入台證」。持有加拿大
「超級簽證」的旅客在出具資金證明的情況下可以辦理入台證。
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轉機有三類:
- 海外-台北-大陸
- 大陸-台北-海外
- 內地-香港-台北-海外
我們分類來討論。
海外-台北-大陸轉機
我們先來討論第一類海外-台北桃園-大陸轉機。從2023年開始,台灣地區已經允許海外的大陸居民經由台北桃園轉機前往中國大陸。一般來說,聯程票海外-台北桃園-大陸都是沒有問題的。限制主要是第二段搭乘無法遠端或者禁區內值機的航班(比如東航和廉航),而無法值機第二段航班會導致旅客在遠端飛往台北的航班被值機地勤拒載。以下是幾個常見問題:
Q:聯程航班是否有什麼限制?
A:如果旅客入境台灣地區,台北-大陸段不能搭乘東航。無法目前東航在台北的櫃檯從2024年某個時刻開始禁止遠端值機(原因不明),而台北當地的移民署目前禁止無法遠端值機的陸客在台北轉機(似乎和2024年某個陸客跳機事件有關),因此只要後段機票是東航(台北-上海MU5006 MU5008,台北-南京MU5002 MU2982,台北-青島MU2042、台北-武漢MU2088,台北-寧波MU2010等),不管是不是聯程票,旅客一律需要入境台灣地區。因此沒有入台證的旅客,哪怕是華航+東航的聯程機票,也會被拒絕登機。由於這個DP非常的新,因此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政策會結束。因此後段沒有入台證的旅客,台北-大陸段前往不要選擇東航。
Q:其他中國大陸航司有類似東航的限制嗎?
目前南航和海航等還沒有更多的DP,希望讀者多多提供。沒有DP的原因是,因為聯盟的關係,很難出南航和海航在台北的聯程機票飛往中國大陸。國航則明確沒有問題。無論是聯程還是非聯程,前段無論是華航和長榮,後段銜接國航都能順利飛往中國大陸。
Q:非聯程航班是否有什麼限制?
A:非聯程航班,一般來說只要航司之間有直掛協議,比如長榮+長榮,華航+華航,或者長榮+國航,甚至華航+國航,都有旅客表示可以順利登機。不過強烈不推薦後段選擇廉航,一旦無法遠端值機或者禁區內值機,海外華航和長榮的北美地勤一般都會拒絕登機。
Q:大陸航司執飛台北-大陸段是否會因為持中國護照而不是大通證而拒載?
A:不會。目前各大航司包括東航都可以接受護照值機台北-大陸段航班。
Q:入境中國大陸各大口岸是否會被教育?南京口岸是否可以放行?
A:從2024年開始,基本上中國大陸各大口岸都不會教育持護照從台北入境的旅客了。也是從2024年開始,持護照的旅客(有入台資格,否則華航等遠端拒載),如果搭東航MU5002從台北飛往南京可以順利入境,東航不會拒載持中國護照和入台證的旅客,但是東航拒絕接受禁區內值機,必須入境台灣地區完成東航的值機。之前不予接受的南京口岸,以及會教育的福州和廈門口岸,現在應該都沒有問題了。
Q:台北-大陸航段是否應該避免大陸航司?
A:很多XHS的帖子有個誤解,認為第二段台北-大陸應該盡量選台灣航司,其實這個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中國大陸口岸不予放行的話,無論是陸籍還是台籍航司都不會允許你登機的。但是因為赴陸的14個口岸中,二線城市大多是大陸航司特別是東航執飛,台籍航司因為卷不過陸司大多集中在北上廣深蓉,由於二線口岸「事情比較多」,給大家錯覺大陸航司事情比較多,而實際原因是二線口岸見這樣的旅客比較少,因此容易批評持護照回大陸旅客。
Q:桃園機場轉機不入境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過夜,是否可以跨航站樓?
A:桃園機場T1和T2禁區內聯通,不用擔心跨航站樓問題。同時桃園機場為24小時,因此只要不超過24小時,哪怕過夜也是沒有問題的。
Q:轉機是否可以在台北換機場,比如松山進,桃園離開或者桃園進,松山離開?
A:旅客必須要有入台資格,持入台證才能跨場轉機。
Q:轉機是否可以在松山機場國際轉國際,比如東京羽田-台北松山-上海虹橋?
A:松山機場不具有國際轉機功能,旅客必須有入台資格才能在松山機場轉機。一般台北轉機僅限台北桃園機場。
Q:旅客持入台證入境台灣地區以後,可以用護照從金門或者馬祖經由小三通回到福建嗎?
A:根據一個Youtube上的DP,購買小三通船票必須使用大通證,不可以使用護照。大通證可以空證(沒有簽注),但是沒有大通證是行不通的。只有護照和入台證的情況下必須搭乘飛機離開台灣地區,不能坐船。
大陸-台北-海外轉機
再來看第二類大陸-台北桃園-海外轉機。由於從大陸直飛台北,大陸旅客必須使用大通證加有效簽注才能出中國邊檢。因此普通的中國大陸籍旅客是無法使用這條路線飛往海外的。台胞旅客和外籍旅客:憑藉台胞證和外國護照,他們當然可以出中國大陸邊檢飛往台北後轉往國外。港澳地區旅客,憑回鄉證,他們也可以出中國邊檢飛往台北後轉往國外。而南昌、重慶、昆明三個2016年「馬習會」期間批准的口岸出境,經由台北轉機前往海外。目前只有重慶有每周五班的CA409符合條件,昆明雖然沒有直飛台北的航班(截止2024年7月底),但是理論上昆明-香港-台北-海外的行程也是符合條件,中國大陸的邊檢是可以批准出境的。南昌機場截止2024年7月末還沒有恢復國際和港澳台航班。以下是幾個常見問題:
Q:持有綠卡或者楓葉卡,是否能從北京、上海等口岸經由台北飛往海外?
A: 從2023年3月4日開始,北京和上海邊檢都已經明確表示,哪怕持有綠卡/楓葉卡,也不能走大陸-台北-海外的行程。所有大陸居民必須持有大通證和簽注才能直飛台北。
Q:持有綠卡或者楓葉卡,且持有入台證,是否能從中國大陸出在台灣轉機?
A:不行。從大陸出發在台北轉機只看大通證和簽注,和有沒有綠卡或者楓葉卡,有沒有入台證都沒有關係。這個錯誤是很多讀者看見攜程等售票平台寫「需過境簽」,因此準備了入台證。殊不知這裡「過境簽」指代的是大通證和簽注,而不是入台證。售票平台的「需過境簽」在涉及台北轉機的時候,並沒有區分大通證和入台證,因此需要讀者自行意會理解。
Q:持有旅行證+外國護照的美寶等是否可以出中國邊防,在台北轉機?
A:根據多個DP,旅行證在請示領導後可以出中國邊檢在台北轉機。
Q:目前大陸口岸有哪些可以放行台北轉機?
A:目前只有重慶口岸可以,實際上只有CA409一個航班符合條件。要注意不要買成重慶-台北松山的CA469航班。昆明和南昌都沒有恢復台北航班。
Q:搭乘CA409的重慶-台北桃園的旅客,是否一定要買聯程票,可以自己拆段買後段華航或者長榮嗎?
A:根據多個DP,旅客可以自行購買後段的華航或者長榮的台北-海外機票。重慶的國航地勤會熟練的幫你行李直掛,而重慶的中國邊檢也不會阻攔出境。
Q:辦妥入台證的前提下,能否從重慶飛台北松山,然後跨場在桃園機場完成轉機?
A:目前沒有DP,大概率重慶的中國邊檢不放人。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一般陸客可以用護照飛內地-港澳-海外的行程,但是不能用護照飛大陸-台北-海外的行程,那是因為很久以來,陸客中轉對台籍航司是一個巨大的蛋糕,這個蛋糕是大陸方面用來和台灣方面談判兩岸航線直接飛躍台灣海峽的籌碼。大家也許不知道,國軍在台灣海峽中畫了4個禁飛區,所有飛機要繞開中線,從台灣島北進或者南進台灣本島,比如廈門-台北這個行程,明明只要50分鐘就能搞定,為了繞開禁飛區卻要飛近2個小時。大陸希望能徹底的開放跨越台灣海峽的直飛取消這些禁飛區,因此以陸客中轉為籌碼希望對岸能妥協。台灣方面認為寧可放棄轉機蛋糕,也不能放棄台灣海峽禁飛區。

客機飛躍海峽中線 vs 陸客中轉海外
那為什麼南昌、重慶和昆明可以呢?那是因為2016年馬習會中,台灣當局又提出開放陸客中轉,但大陸預料到不久民進黨會上台,因此只能象徵性的開放幾個實際上可操作,但是幾乎沒什麼人用的城市中轉,這樣重慶,南昌和昆明就被挑了出來,象徵性的允許陸客從這三個城市中轉。後續隨著民進黨當局上台,直到疫情開始,都沒有其他城市跟進。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具體可以看看我幾年以前寫的《兩岸航路現狀》,也可以也可以參考台方的文章:《中國大陸開放「陸客中轉試點」之意涵》。疫情結束以後,也只有重慶恢復了國航的每周五班CA409重慶-台北桃園。
因為第二類轉機難度極大,因此很多人選擇第三類轉機,中國內地-香港-台北-海外的港澳雙跳轉機。
中國內地-香港-台北-海外轉機
最後討論第三類轉機,也就是非常流行的港台雙跳行程。這類行程的難點主要是出境中國大陸(內地)的邊檢。
隨著2023年3月份台北轉機的進一步收緊。目前我們把走法分為以下三類:
- 廣東各碼頭-香港機場-台北桃園-海外
- 中國內地機場-香港機場-台北桃園-海外
- 深圳陸路口岸-入境香港-香港機場-海外
Q:可以從深圳或者廣州的碼頭直接轉機飛香港-台北-海外嗎?
A:不可以。如果行程為深圳蛇口/虎門廣州琶洲等碼頭口岸值機-香港機場-台北桃園-海外,持中國護照從2023年3月開始已經明確走不通,中國邊檢會直接拒絕出境。
Q:如果選擇從內地搭乘飛機前往香港,然後經由台北飛往海外是否可以購買聯程票?
A:這個比較模糊,有些地方的邊檢看見聯程機票有台北會拒絕放行,要求旅客現場購買別的經由香港出發的機票,有些地方的邊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會放行,當然昆明和重慶口岸因為符合政策肯會放行。飛機口岸如果是飛往香港的航班,不建議購買聯程票。由於飛機從中國內地飛港澳無法使用護照自助,因此會被人工盤問,建議準備一張備份機票(真實可退),一旦出了中國內地的邊防以後退了即可。
Q:如果選擇從內地陸路前往香港,建議使用護照還是港澳通行證加簽注?
A:強烈建議使用護照,不要使用港澳通行證和簽注!首先只要不是飛機前往香港,陸路一般也是可以刷自助的。再次如果人工審核的話,只要出示目的地簽證即可。最後真的要出示機票的話,也可以準備一個真實可退的備份機票,甚至很多時候深圳的中國邊檢還會「溫馨提示」旅客購買一個別的機票。意思是只要出了中國內地的邊檢,退不退就隨你啦!
Q:如果選擇港澳通行證加簽注前往香港有什麼壞處?
A:去香港的時候當然順暢無比,大概率自助直接過,但是後患很大。目前從XHS上的DP來看,大部分人屬於沒有任何問題和後遺症,少數人後遺症為永遠無法再自助辦理港澳簽注,以後每次都要當地出入境管理部門人工審核後辦理,最慘的DP為回到中國大陸後被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行政拘留15天(理由是用港澳通行證去台灣地區算擾亂出入境)+限制兩年不得出境。因此用護照加備份機票才是最穩妥和最官方的辦法。
Q:如果不想用備份機票,也不想用港澳通行證,有別的辦法嗎?
A:根據讀者提醒,可以在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入港許可(貼在護照上)。這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從中國內地用護照赴香港機場飛往台北了。
Q:從珠海陸路前往澳門搭機經由台北轉機難度如何?
A:難度非常之高。珠海陸路用護照出中國內地邊檢,需要進入小黑屋進行機票驗核,同時需要出具酒店訂單等。由於澳門除了台北航線外,大部分都是廉航飛往日航和東南亞等地,因此準備備份機票和行程單難度極高,非常可能被禁止出境,強烈不建議走澳門-台北-海外的路線。如果使用港澳通行證加簽注,那麼壞處如上問所述,後續風險不可估測。
兩岸航點限制
大家肯定要問為什麼南昌和昆明沒有恢復台北航線,那是因為除了上述限制外,台灣當局對兩岸航點還有限制。目前重慶市第一批恢復航點,而南昌只是包機批複航點,而昆明目前什麼都不是。以下是背景回顧:隨著2020中國大陸第一波疫情的開始,台灣地區宣布從2020年2月10日把從中國大陸的航點限制在上海浦東、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成都雙流、廈門高崎四個城市五個機場,由於很快在2020年3月虹橋機場取消了所有國際和地區航班,因此台北直飛中國大陸只剩下上海浦東、北京首都、成都雙流和廈門高崎四個航點。疫情結束後,雙方多次協商規定了10個定期航點為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和鄭州以及若干包機航點。因此除了春節有包機期間,台北直飛中國大陸只有14個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廈門、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和鄭州。別的航點還有待台灣當局批准。
總結
目前涉及台灣地區的轉機討論主要有如下幾點:
- 海外-台北桃園-中國大陸:沒有太多限制,注意後段不要選擇東航即可;
- 中國大陸-台北桃園-海外:除了重慶口岸以外,幾乎不可能成行;
- 中國內地-香港機場-台北桃園-海外:無法碼頭直接值機,建議選擇備份機票或者提前在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入港許可,然後陸路或者非聯程機票前往香港機場以後經由台北飛往海外;
- 海外-台北桃園-海外(港澳):沒有太多限制,建議不要選擇廉價航空。;
- 兩岸定期航點目前台灣當局只批准了14個,大家翹首以盼的南昌和昆明航點還有待恢復。
最後想說的是,兩岸轉機這些看似不合理的政策背後,都是兩岸關係長期博弈的結果。我們只有熟悉兩岸關係,才能理解這些政策的形成過程,也才能預見這樣的政策是否有可能會取消或者加碼。當然,兩岸政策變化非常快,本文寫於2024年7月末,如果政策有變化,我們也會第一時間告知大家,也希望大家在本博客下面或者美卡論壇第一時間留言討論最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