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credit: LendingMemo.com
申卡時年收入該填多少?不少留學生朋友經常在問這樣的問題,填少了擔心不給批卡,填多了怕被查,學費該不該算入年收入。簡直不知所措。實話講我自己也不敢說能給這個問題一個準確的答案,今天不妨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尤其是廣大留學生的年收入該如何填寫。
1. 年收入
美國這個年收入的定義很多時候對中國留學生來講其實是很尷尬的,因為他們更多時候強調的是 household income,家庭一起聯合報稅的收入就是你填寫信用卡申請時上報的年收入。
但是對留學生來講,這個情況就不適合了:
- 留學生很可能就沒有收入,靠國內的父母提供資助。要麼就是 PhD 這種廉價勞動力。
- 留學生的學費該不該算入年收入?
- 留學生經常在一起租房,但是你敢把室友的收入算你的嗎嘿嘿(親♂密♀的除外)?
2. 分銀行討論
那麼應該怎麼寫呢?我覺得也是要結合銀行特徵來看的。如果你是已經開始工作的人,自然是填你的工資就可以了。
2.1. Chase / Citi / BoA
Chase 基本不查你的年收入,有風險了都是直接殺全家。但也不是說你就該隨便謊報了,我建議是:
- 沒收入的學生:填寫你在 I20 上的那個每年保證資金來源。
- 有收入的學生: 填你的 offer 收入,如果你覺得太少了,加上父母打的錢。
Citi 雖然有時候會給你發4506T,但是基本都是給你申卡的時候發的,養一兩個月等6個月內的 HP 數量少了,再申他就不會管你了。總的來說學費你算不算他們一般都不會管。
2.2. Amex
這個其實才是棘手的,因為有個令人討厭的 Financial Review:
- 有收入的,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
- 請填寫你在最近一次可調取稅表上的收入。今年的報稅記錄要在8月之後才能從 IRS 調取,比如2016年5月我被 FR,那麼 Amex 拿著4506T去找 IRS 能查到的只是我去年報的2014年收入。
- 如果還沒有報稅,或者報稅收入確實太低(比如只有幾千塊)。填寫你當前的真實收入,比如 offer letter 或者 pay stub 上的。
- 沒有收入的學生:填寫生活費就足夠了,每年生活費的數額批個卡足夠了。PhD 填的年收入說不定比你們生活費還少呢,因此這個不是關鍵。
申 Amex 的卡,不要把學費算進年收入。有報稅的人,Amex 基本只看稅表,學費不會在上面。沒有報稅的人,很多時候就比較 YMMV 了,有的客服好要了你的 pay stub 或者 bank statement 就讓你過了,有的看你沒稅表就直接殺全家,因此還是想想如何避開 FR 比較重要。又土豪又沒「收入」的朋友,不慎被 FR 的話,盡量說服 Amex 看你們的銀行賬單吧,Amex 對土豪還是很好的。
一般不要去經常改動年收入,申卡的時候盡量也和上次一樣。
3. 年收入對額度的影響
從直覺上來講,收入越高,額度應該也會越高。但是在美國這個信用體系完善的地方,最關鍵的應該是你的信用記錄,我個人根據周圍朋友和網上見到的 DP 總結出來的是:
- 沒信用記錄,或者記錄很短,很難給你批很高額度。
- 有良好信用記錄,年收入偏低。批卡會比較順利,但是當總額度比較高之後,會比較容易觸頂銀行內部額度上限,不過這個時候應該你都有20多張卡了,還嫌不夠用?但我依舊不建議誇張的謊報年收入,不少 PhD 朋友就算只填了 20k 左右的收入,一樣批卡無壓力的。
- 有良好信用記錄,年收入中高。這時候你的收入才會幫助你拿到一個很高的額度,銀行相信你是一個收入充沛且善於管理個人資產的人。
因此對剛來入信用卡坑的朋友來說,謊報收入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不如就如實填寫。先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歷史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