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evin,美西碼農一枚,從本站學了不少信用卡和積分的知識,也時常透過各位前輩的帖子神遊世界。去年末趕在新冠疫情之前去了一趟馬爾地夫,現在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寫出來回饋大家。
之前本站大神ThunderFat已經有過一篇超級詳細的體驗文章 (馬爾地夫瑞吉酒店體驗), 所以本篇會盡量簡略,避免一些重複的部分,比如酒店簡介,房間平面圖,積分兌換策略,白金會員待遇,詳細價格等內容,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上面的鏈接查看詳情。我會重點介紹一些雷肥沒有涵蓋的部分,比如在馬爾地夫考取PADI深潛證書的體驗,管家服務,SPA體驗, 幼兒園等等。
Contents
1. 機票和酒店預定
由於早前SPG和Marriott合併帶來的福利(所有酒店積分兌換封頂60k),使得以往渴望而不可及的酒店體驗成為了可能。那既然是封頂,當然要挑選最好的來兌換,年初體驗了萬豪頭牌日本京都麗茲酒店(之後應該也會寫一篇),年末體驗了前SPG頭牌馬爾地夫瑞吉(本篇)。也是在預定完之後才得知,原來6星麻袋瑞吉就是當年國民老公王思聰包島慶生的地方啊(相關報道)。
酒店兌換
酒店是萬豪積分預定的基礎房(Garden),C8酒店封頂60k分住四送一, 一共5晚。看不少體驗文章都說上島後給免費升級了水上屋,甚是羨慕,但考慮到我的入住時間是聖誕旺季,諮詢了一圈後還是決定花點鎖定升級。升級費用是40k每晚,一共5晚,升級沒有住四送一的優惠。所以最後的費用是 60k x 4 + 40k x 5 = 440k.
機票預訂
我們是一家三口從西雅圖出發,經停新加坡遊玩4天順便倒時差,然後前往馬累, SEA-SIN-MLE。回程是原路返回, MLE-SIN-SEA。之前也查過從國內轉機的路線,但是到達馬累的時間都是在下午,而水飛最後一班在4點左右,所以必須住一晚才能再搭第二天的水飛上島。新航是早上11點多到馬累,正好可以趕得上當天水飛。
機票是用Amex的MR換成新航積分,然後直接兌換, 每個人95k,總共285k分。不算特別值,但這應該是折騰較少的一條線路了,有了娃不折騰才是王道。
2. 準備上島
6星不是吹的,馬代瑞吉在馬累機場設有自己的休息室,一下飛機就有酒店的工作人員把我們接過去等候下午的水飛。據說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他們也可以安排人帶你去馬累市區轉轉。
雖然酒店事先答應了用Bently來「接駕」,但是到了以後被推脫說在車子保養,一定是敷衍我。。 車上準備了水和WiFi,還有事先錄製好的管家自我介紹。
休息室並不大,可以同時供4-6家人休息使用。
休息室免費提供的一些點心水果和酒水飲料
從休息室的露台可以直接看到外面一排排的水飛。
稍等片刻之後,我們就出發啦!
3. 客房
Check-in
馬代瑞吉採用的是in-room check in,但其實感覺不到具體的check in過程。因為下了水飛,管家已經在碼頭等你了。一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之後,會為每個人遞上一個椰汁,然後就用電動車(他們叫buggy)載著你去房間了。去房間的路上會環島一周,介紹一下島上的餐廳、公共設施和各種活動中心。房間里已經準備好了check-in用的文件和一些香檳水果。
點心盤裡除了各式巧克力,還放了一些巴克拉瓦baklava,香香甜甜的, 很適合水上運動之後補充能量。
這是剛下水飛時送的那兩顆椰子
管家很貼心的準備了小朋友專用的浴袍,拖鞋和洗漱用品
Overwater Villa
之前提到用積分鎖定了房間升級,事實證明還是明智的。上島前郵件再三要求,上島後也跟管家提了好幾次,希望能再升一小級到Sunset overwater villa,都被告知滿房。詢問了其它遊客,也都是直接定的水屋。後來估計是看我們如此意(si)志(pi)堅(lai)定(lian),經理同意在我們離開前的最後一天給我們升級成水上套房,但依然不是日落方向。
更加具體的房間格局可以參見雷肥的帖子,這裡就貼幾張照片意思一下吧。
Overwater Suite
前面提到這是我們經過多次努力爭取來的升房,經理一直老大不情願。查了一下當天一晚的現金預定價格,果然相當感人.
看官網上的圖片,感覺水上屋和水上套房也沒啥區別,但實際體驗下來還是要寬敞不少的。
從落地窗的個數上也能看出來,套房比水上屋寬了一大截。
Overwater Villa是六扇落地窗
而Overwater Suite是十扇落地窗
小書桌換成了大餐桌,一下子氣派不少,還加了一個B&O的藍牙音箱。
卧室和客廳變成了分離式的,而且是兩個房間各有一個B&O的電視機。
管家幫我們把客廳沙發改成了小朋友的「專屬」小床。
相比水上屋,套房把更衣室里的小梳妝鏡升級成了一個真正的梳妝台。
衛生間的格局也略有不同,更加通透了
浴巾上的St. Regis標誌是綉上去的,非常精緻
室外陽台的配置上,增加了一個更加藝術的躺床,一個遮陽傘,和泳池裡的Jacuzzi。
4. 管家
24小時私人管家服務是全球瑞吉酒店最大的特點,這可能也是大家疑問比較多的地方。以前也住過其它瑞吉,但最多也就是讓管家給送杯咖啡,燙兩件衣服啥的(單純為了體驗而體驗),真要讓他們pack和unpack還是挺不習慣的。
對於馬代瑞吉的管家,網上的評論相當兩極分化,有的說態度特別差,總共也沒見過幾面,有的說很好,couldn’t be better.
不過真正體驗之後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無處不在」。
我們的管家叫Katie,是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小姐姐, 會講四種語言,中文,英文,馬來語,客家話,性格非常親和可愛。之前她還在卡達航空做過空姐,服務意識相當到位。
她為我們提供的服務主要有:
1. 迎接我們上島,然後帶我們環島一周介紹島上活動和設施
2. In room check-in,介紹房間設施。比如怎麼用ipad控制燈光,窗帘,溫度,網路,音響。還可以把手機上的視頻投到大電視上。
3. 安排島上活動,餐廳預約(島上的餐廳基本都需要提前預定)。每天早餐的時候會和我們過一下當天的活動安排,然後再根據我們的喜好做一下調整。
4. 準備Personalize的物品,比如大小合適的浮潛裝備,水上充氣玩具,男/女/小孩款的自行車等
5. 出門時隨時隨地電動車接送。潛水,划船後要回房間休息,她總會在那裡等著接我們。雖然可以自己騎車,但很多時候還是接送方便。比如老婆穿cocktail dress去吃飯不方便騎車候,或者活動安排趕時間。 還有下雨的時候,這裡的天氣說變就變,氣象預報基本可以當它是個笑話
6. 準備歡迎小禮物,布置浪漫時刻。有一天我們出門吃完飯時,她偷偷告訴我說吃完先別急著回房間,她要準備一個驚喜給我太太,然後驚喜見下圖。
7. 接送/照顧小孩。那幾天我們有水上活動和SPA,早上活動開始時, 幼兒園還沒開門。 Katie就會先送我們去活動地點,然後把小朋友帶走陪著玩一會兒,再送去幼兒園。幼兒園關門前她再幫我們接回來。兒子和她混的太好,以至於都不想走了,還每天畫一張畫送給她。Katie說以前還真有一家老美,家裡兩個女兒特別喜歡她,然后土豪就很認真地跟她說:開個價多少錢,去我們家做管家。
小朋友向Katie姐姐表白了,還用心地用彩虹的顏色寫了Katie的名字。
8. 最最Impressive的來啦,就是前面提到pack和unpack服務。因為最後一天給升了套房,所以需要搬一次家。整個過程都不需要我們參與,Katie先把我們送去吃中飯,然後帶著兩個助手把所有的東西按照原樣搬到了新的房間,包括送的那些水果零食,行李箱/背包/手包,攝影器材統統分類擺放,乾淨衣服按照原來的順序分男女掛起來,臟衣服疊起來放好。更神奇的是衛生間的洗漱用品,化妝品和飾品,還有留在床頭柜上的插線板,無線充電器,耳機,ipad都按照原樣擺放。
說是私人專屬管家,但其實她並不只負責我們一家人。另外幾家中國大陸來的,還有美國來的也是由她負責。但她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適時地出現在你面前,幫你安排好一切。這個職位需要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時間管理技巧。和兩位加拿大遊客聊到這個,也印證了我們的感受。這兩位是潛水狂熱愛好者,他們幾乎每年都會來一次馬爾地夫,前前後後住過十幾個島,從最差的小酒店,到比較高端的Conrad都有體驗。 他們對馬代瑞吉的評價是:硬體設施一流,珊瑚礁一般般,美食還不錯,管家服務Shockingly amazing。說如果潛水環境能再好一點的話,他們就不會再去其它島了。
5. 活動
深潛 (考取PADI Open Water Diver證書)
本來想在西雅圖考了證書再去旅遊,但查了一下西雅圖的課程也都要$700左右,而瑞吉的課程也不過是$900。再想到西雅圖昏暗的冬天和西岸冰冷的海水,索性就決定在島上現學現用了。
課程大體分為三個等級,Scuba Diver(初級),Open Water Diver(中級),Advanced Diver(高級課程)。初級課程所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中級課程的一半,適合只有3-4天行程的遊客。 但是完成初級課程之後的證書並不能自行租設備去潛水,必須完成中級課程才行。考慮到以後可能會去近一點的夏威夷或者墨西哥潛水,所以選擇了一次性學完中級課程。不過這樣在馬代的學習任務就比較重了。
作為準備,上島前需要事先完成一系列的網課並通過在線測驗,很多關於水壓,設備操作和急救的理論知識關係到生命安全,不可馬虎。上島後的課程包含3次House reef島礁水域的潛水教學,和3次遠海珊瑚礁深潛。這些課程基本把我前三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稍有點自虐,建議大家排開一點。
我的教練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小伙,從10歲就跟著父母在墨西哥學習潛水,大學畢業後就在各個潛水勝地做全職教練,順便週遊世界。
能親眼看到多彩的海底世界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且馬爾地夫的海水比較溫暖,日照又很充足,即使到了水下20米左右的深度視線也沒有什麼影響。一位同行的資深潛水愛好者說,適宜的水溫和身邊多變的海洋生物可以有效地轉移注意力,降低初學者的緊張感和對深水的恐懼。
Iridium SPA
完成潛水課程以後身心疲憊,急需一次馬殺雞來放鬆一哈。
SPA的地點是瑞吉標誌性的龍蝦形建築。酒店嚴禁使用Drone,就沒敢拿出來。這是官網圖
中間的主體是接待中心和洗浴桑拿。
等待時可以一邊喝著送來的薑茶,一邊欣賞海景。
兩邊六個小建築是private SPA room,每個房間有自帶的浴室和更衣室,保證了水療的私密性。我們分兩天嘗試了兩種不同的SPA,signature和lava shell。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精油,按摩師手法也比較到位,非常地放鬆和享受。值得一提的是做lava shell的時候用到了虎斑貝。 初始的放鬆做完之後,人已經閉上眼睛進入一個似睡非睡的狀態。此時按摩師會把貝殼放在兩耳邊上,讓你傾聽大海的聲音,還低聲吟唱了一首當地歌謠,雖然聽不太懂當地的語言,但是旋律優美,人聲溫暖,很有撫慰心靈的力量,配合著精油的香氣和貝殼溫潤的觸感,感覺非常奇妙。
龍蝦頭的位置是傳說中的Blue Hole海水水療,單獨預定要350美金一小時,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沒人,也算包場了:)話說邊上不都是海水嗎,為啥還要多此一舉?
做SPA送的蜂蜜柚子茶,正好在Blue Hole邊上喝
日落出海釣魚
這是專門為兒子預定的活動,大人白天潛水馬殺雞,把娃留在幼兒園裡也是有點不人道,搞點有趣味的吧。
印度洋里的魚是真傻,我們不用魚竿,直接一條尼龍繩勾上誘餌放下去就行了。我們運氣不錯,一個多小時釣了三條東星斑,兩條鯛魚。所有釣到的魚都歸自己,可以選擇在餐廳里吃,也可以送到房間里做private dining,不論魚多少只按大人人數收取固定的加工費。
一般能見到的都是些小魚。但如果有大魚上鉤,工作人員就會馬上跑過來割斷魚線,以免出現危險。
沙灘
來馬爾地夫當然不能少得了在沙灘上散散步,發發獃啦。說這裡的碧海藍天是我見過最美的,應該不為過。
像麵粉一樣細膩的白沙
幼兒園
來這裡的遊客大多是一大家子,要是時時刻刻都有個拖油瓶跟著,那當然玩不盡興啦。瑞吉酒店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島雖小,但卻有一個很大的幼兒園,在大人們享受二人世界時可以把神獸們暫時寄存在這裡。幼兒園大概有三四位老師,同時照看這些孩子們。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安排,比如看電影,講故事,做手工,學烘培,甚至還可以體驗SPA,嘖嘖。。可謂享受人生從娃娃抓起
幼兒園的隔壁就是健身房和瑜伽室,都屬於綜合活動中心(Vommuli House)的一部分
6. 餐飲
島上的餐廳一共有6家,除了Decanter地下酒窖價格過於坑爹之外,Alba地中海餐廳,Orientale亞洲餐廳,Cargo中東餐廳,Whale Bar酒吧和Crust & Craft美式匹薩漢堡店我們都去體驗了。每個餐廳都供應兒童餐,有mac & cheese,noodle soup之類可以選擇。
Alba 早餐
早上只有Alba開放,可以選擇自助或者單點。
早餐的種類很豐富,對於海島來說能夠做到這樣豐富的食材供應,也是很難得了。
傳統的美式早餐當然不能少,炒蛋煎蛋荷包蛋,土豆培根切火腿,還有各種麵包蛋糕生菜沙拉,任君自取。我家小朋友對donut情有獨鍾,每天都來拿一個吃。
為了滿足大陸遊客的口味,還專門有一個國內的大廚坐鎮,包子蒸餃炒飯麵條一樣都不少,雖然口感比不上新鮮的,對於中國胃來說也聊以慰籍了。甚至連我最愛的豆漿油條都有,給5星滿分。
除了自助,其實單點的早餐菜式才更值得嘗試
Lobster and king crab omelette,龍蝦肉和蟹肉新鮮彈牙,不卷在雞蛋裡面,而是攤在蛋餅上,可能是為了展示食材的新鮮,還有魚子醬,瞬間高大上了
Walffle and duck leg confit油封鴨腿配華夫餅,咸和甜的搭配,意外地並不難吃。這個用來做早餐也是有些heavy了,不過要是吃完去潛水,剛好能保證能量。
吃了幾天之後還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有好些鄰桌的食物都是菜單上沒有的,比如一種叫不出名字的印度大餅,剝好的山竹,鮮榨百香果汁。後來我們也照著點了一些,看來到哪兒都少不了跟人chitchat套近乎。
Alba 晚餐
Alba的晚餐一般是義大利餐,也有幾天會安排露天的海鮮燒烤
義大利餐點了扇貝,對蝦和脆皮豬排,火候都剛剛好,扇貝不老,豬排酥脆。甜點選了sorbet和烤紅酒梨子。 菜品質量算是上乘,雖然跟米其林三星相比還有差距,但還是完勝普通美國西餐廳
海鮮燒烤的食材大部分是酒店在島礁周圍自己捕撈的,放在一個露天的攤位上讓我們挑選,稱重後選擇喜歡的烹飪方式。為了配合這道海鮮大餐,餐前麵包是墨魚汁做的,黑乎乎非常有趣。送的小海鮮沙拉也非常清口。
Orientale
亞洲餐廳的人氣還是比較旺的,建議早一點預定。裡面可以吃到還不錯的中餐、日餐和印度菜。亞洲餐廳就餐前,女招待會用水瓶倒水來給客人凈手,然後馬上送上毛巾擦乾。非常有儀式感。
據說有個湖南大廚,可以和他套套近乎搞點正宗的湘菜,不過我們當天胃口不佳,就點了點炒麵和麻婆豆腐,外加一個印度菜lamb vindaloo 。中餐還算ok,意外的是這裡印度菜做的非常不錯,羊肉紅咖喱味道酸辣,配上naan非常開胃。如果可以接受紅咖喱的辛辣,還是很推薦的。我們還嘗試了鸚鵡螺做酒杯的雞尾酒,樣子好看但是味道一般,不是很推薦。
Cargo
這家餐廳坐落在島中央的叢林中,以中東風味為主。一張張餐桌散落在樹下,燈光昏暗,時不時有霧氣瀰漫在周圍,有點神秘叢林的感覺,環境還挺新奇的。
冷盤是烤過的pita餅配各式蘸醬,有鷹嘴豆泥、茄子泥,歐芹碎,和調過味的酸奶油。熱前菜是燉秋葵和lamb kofta。 我對那一坨坨的食物不太感冒,老婆倒是很喜歡。她在西雅圖時就愛吃一家地中海菜。Cargo的晚餐是set menu,頭盤是主廚配好的,主菜可以單點,我們選了烤羊腿和烤大蝦。Lamb chop是和蔬菜蘑菇一起烤的,口感豐富。
Crust & Craft
這裡的披薩味道相當不錯,價格也很公道。但他們的開放時間只能讓你在水上運動過後來點點心,到晚飯前就關了,坑爹。
Whale Bar
每當夜幕降臨,島上的遊客就會聚集到這裡,點上一杯香檳,欣賞落日的美景。據說酒店經理也會時不時出現,攀談幾句說不定就能給你升級個房間啥的。
Private Dining
重頭戲來啦,還記得前面提到日落海釣的那些魚嗎?我們選擇了在第二天做晚餐,為了避免浪費我們只選了四條,分別做了清蒸,燒烤,油炸和燉湯。
日落時分,一個服務生開著電動車把一桌的酒菜一件一件拿進來,細心的布置好,再給你倒上一杯紅酒,一句「please enjoy」後說他一會兒再來收拾:)
吹著海風,品嘗著自己的戰利品,突然有種到達人生巔峰的錯覺(也是夠沒出息的)。
清蒸東星斑
燒烤東星斑
油炸鯛魚
鯛魚燉湯
7. 退房
最後一天退房,才發現酒店大堂就在碼頭邊上,一直都沒有來過。
結完賬離水飛還有一段時間,就溜達著把其他沒有逛的地方也參觀了一下。
圖書館
休息室
紀念品商店
青少年活動室
菜圃
8. 總結
自從完成積分兌換,期待了整整一年多的馬爾地夫之行終於落下了帷幕。五天五夜的時間說來不短,上島前還怕會無聊,但因為前三天的日程安排都被潛水課佔據了,之後也有各種水上活動,總體來說還有些意猶未盡。
留給我們最深印象的是這裡的服務,不論走到哪裡,遇到任何工作人員,他們都會對你報以微笑和問候。餐廳的服務員每次都會耐心的逗小孩子開心,雖然次數多了你就知道那是培訓好的套路,但即使這樣你也能感受到他們在細節之處的用心。管家的服務更是無微不至,我們要是再不走,娃就要跟著管家小姐姐回家了。
再見,馬爾地夫,我們還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