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死MS方法回顧

Manufactured Spending 簡稱 MS,中文的直接的翻譯應該叫(大量)製造消費,但大家一般應該就叫擼卡啊,擼毛啊之類的。MS的本質是強行製造出消費,來賺取諸如信用卡或者 Shopping Portal 的返利,或者幫助完成開卡消費。

MS的方法隨着聰明的中外同胞共同發展,一度非常興盛,可惜盛極必衰,MS的大門隨着時間的洪流,一扇一扇的被關上了。這篇文章我們總結一下已經死掉的擼法。

USPS Visa Gift Card (VGC) 買 Money Order (MO) (2017/11)

這個後鳥兒時代的扛把子擼法在今天正式宣告死亡,根據網友的數據點,在 USPS,VGC已經被算成Credit Card了不能用來買MO了。就算有地方的USPS系統更新慢,還沒有當成Credit Card,前幾天也有明確規定不能用VGC買MO了。又一個時代終結了。

PayPal My Cash (PPMC) (2017/5)

手續費小於1%,但是是充給PayPal這個流氓,所以很容易死掉。回憶當初,每個禮拜都跑去CVS,無痛一單2000。除了CVS,其他主流藥店超市也都有出售,但是很多是Cash and Debit only,各地情況不同,不如CVS穩定。後來CVS的PPMC死掉了。再後來PPMC徹底被取消了,被PayPal改成去商家直接cash reload。網上據說現在某些商家還是可以用信用卡直接 reload,但是個人不知道哪裡有。

Buxx (2017/2)

Buxx本意是讓父母給孩子零用錢的。可以方便的在網上用信用卡充值和管理。設置好Auto Reload更是連管理都省了。我本人只玩過Nationwide的Buxx,更早還有其他版本,但是當時各鳥兒都生蹦亂跳,有更好的選擇,Buxx也就沒有火。Buxx完美解決了VGC沒有姓名的缺陷,去Walmart充值Serve的時候再也不用看小二白眼了。缺點是每張卡上限只有1000,比較小,後來死之前更是變成一次只能充值200。不過可以通過開多張卡來彌補,也是各種Amex鳥死後完成開卡的好手段。

無限開 Citi Savings Account (2016)

有一陣子 Citi Savings Account 可以用信用卡首充(很多信用卡這樣做首充不算 cash advance),上限是驚人的10萬刀。而這樣的賬戶竟然可以無限開了就關,關了再開。但是沒多久信用卡首充的方法就被擼死了。我知道一位朋友就開了六七次。

Amex 藍鳥/Serve/紅鳥 (2015)

這個應該是MS被極大推廣的時期,本人也是當時入的門。畢竟紅鳥的無腦信用卡直充,充完沒有任何壓力的直接Bill Pay信用卡,讓幾乎所有持有信用卡而且家附近有Target的人都入門了。一個月5000的額度,幫助大家完成了多少的開卡。後來紅鳥變得和藍鳥,Serve一樣只能用「Debit Card」充值,大家樂呵呵的手捧一疊VGC跑Target,跑Walmart,熱火朝天。然後紅鳥就死了。然後Serve和藍鳥大規模封人。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Walmart還有一種古老的機器,大家叫她一個好聽的名字:Kate。Kate不常有,而且毛病很多,經常不工作。如果附近的Walmart有一台功能正常的Kate,那簡直是當時MSer的幸運。拿着一疊VGC,佔著Kate吭哧吭哧的充Serve,是一段美麗的回憶。

白香草 (2014) 和 Reloadit (2016)

這倆跟上面的PPMC都比較類似,花少於1%的手續費從超市藥店購買,也不如PayPal那麼容易死掉。他比VGC的優點在於,配合藍鳥/Serve,直接坐在家裡就能完成充值。省去一步出門的操作,不用看小二白眼。相比紅鳥信用卡時代的無痛充值差一些,但是也是很棒很方便的MS方法了。Reloadit 現在還能看到吧,但是應該沒有可以用信用卡購買,也沒有可以unload的prepaid卡了。

Amazon Payment (2014) 和 Google Wallet (2015)

曾幾何時Amazon Payment和Google Wallet可以直接用信用卡給別人轉賬,Amazon每月的前1000更是零手續費。我本人沒有玩過。後來手續費都接近3%,感覺偏高,只能用來完成開卡。現在類似的操作還有Paypal goods和Venmo,不過這倆封號起來都不含糊。

從 US Mint(鑄幣局)買硬幣 (2011)

這個應該是MS的鼻祖了,方法也是簡單粗暴。直接從美國鑄幣局0手續費用信用卡買等值硬幣,最後開着卡車扛着麻袋存到銀行即可。

 

總結

以上的擼法每一個都代表了一段美好的回憶。就像鎮樓圖裡那樣,如果不是都攢着,我也不知道我擼了這麼多的卡了。如果還有什麼遺漏的,大家也可以回帖跟我一起討論,曾經那美好的時光。


討論

我個人對MS的定義比較廣泛,製造出消費賺錢或點數是目的,其主要手段包括以下3種:

  1. 信用卡 -> 現金
  2. 信用卡 -> 禮卡
  3. 禮卡 -> 禮卡

今天在發文前和其他作者進行過激烈的對於MS定義的討論,他們認為MS不應該包括Reselling禮卡,上述2,3不應該算MS。因為商家禮卡最後要通過二手禮卡平台(或其他途徑)賣掉才能折現,且存在一定風險。只有錢能最終回到信用卡的方法才算MS。我個人認為從很多層面上VGC甚至不如類似Best Buy,Amazon這樣非常容易出手的大商家的熱門禮卡,所以我認為2,3也算是完成了製造消費。大家是怎麼看的呢,可以回復討論一下你們的看法。

下面是幾個比較熱門的不算嚴格意義上 MS 的已死擼法,大家也可以分享討論一下其他已經死掉的熱門擼法。

CSR / ATT 3X Plastiq, ATT 3X RadPad

這個理論上不算MS的範疇,畢竟Plastiq本質上是不能回籠資金的,但是房租/房產稅基本上是所有人的剛需,所以也放在這裡。Radpad在堅持了不到一年就死了。Plastiq也在前不久拿不到CSR和ATT的3x了。ATT卡本身更是已經不能夠申請。

Target GC/ eBay GC / eBay Bucks / Gamestop GC/ Sears GC組合拳

當年Target禮卡可以直接網上購買eBay禮卡,而且只要賬戶里有紅卡,操作正確還可以用禮卡拿到紅卡5%的折扣。Ebay禮卡當時也可以買其他禮卡,還可以拿到eBay Bucks。可惜eBay本身不賣Target禮卡,否則又可以成為一種足不出戶的循環。而Gamestop和Sears就是替代品,他們的禮卡都可以從eBay買到。當年他們也是可以用禮卡購買其他禮卡的,Gamestop有eBay和Amazon,少數直接有VGC。Sears更是禮卡種類繁多。時過境遷,裏面的每一個環節都死了。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12   Average: 4.4/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