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新加坡航空官网
新加坡航空想必不用作太多介绍了,五星航空,服务和硬件是业内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要体验SQ长途两舱,使用SQ里程兑换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他屏蔽了来自伙伴航司的兑换。好在SQ也是少数能从四大点数系统(UR, MR, TYP, SPG)都转点的航司里程之一,因此真的想要兑换长途两舱总能凑到不少点数的。
但是好日子总不会太长,尤其是在常旅客界。相信今天早上不少人都收到了来自新加坡航空的邮件。从2017年3月23日起,新加坡航空将对兑换自家航班的里程兑换表做以下修改:
- 修改了里程兑换需求。这是委婉的说法,说明白点就是提高了里程兑换需求。
- 网上出票15%的折扣将取消。以前这个是出自家航班的一大亮点,现在也要没了。
- 取消所有自家航班兑换的Fuel and insurance charge,让人心里稍微好受一点。
总体来讲,就是贬值了兑换里程,同时取消燃油费让你能少给一点现金。相当于用多余的点数换取了原来的燃油费费用,如果点数涨幅不大但燃油费本来就很贵的线路,那还算可以接受。
官网给了两个贬值前后兑换对比:
从例子中也可以看到,有的线路里程本来需求就少,涨得也不多,这时候用来兑换掉燃油费还算不坑。但是里程需求本来就高的线路就在这一轮贬值中被坑了。总体上看里程需求多的线路肯定是远途的两舱兑换,比如新加坡-欧洲,新加坡-美国这类的,这一轮贬值下来里程需求会涨不少。
我们大概对比了以下我们可能会经常用得上的兑换线路贬值前后里程和燃油费,单位都是千里程,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一下用里程换YQ是不是足够划算:
- 新加坡-欧洲:
- 贬值前:35/62.5/80/107.5
- 折扣后:29.75/53.125/68/91.375
- 贬值后:38/62.5/85/115
- 燃油费:~$170 + 税费
- 新加坡-美国东海岸:
- 贬值前:37.5/70/85/110
- 折扣后:31.875/59.5/72.25/93.5
- 贬值后:40/70/92/120
- 燃油费: ~ $200 + 税费
- 新加坡-美国西海岸:
- 贬值前:35/65/80/107.5
- 折扣后:29.75/55.25/68/91.375
- 贬值后:38/65/88/118
- 燃油费:~ $280 + 税费
- 新加坡-北京/上海:
- 贬值前:20/30/35/50
- 折扣后:17/25.5/29.75/42.5
- 贬值后:20/30/35/50
- 燃油费:~ $120 + 税费
- 新加坡-香港/台湾:
- 贬值前:15/22.5/27.5/37.5
- 折扣后:12.75/19.125/23.375/31.875
- 贬值后:15/22.5/27.5/37.5
- 燃油费:~ $0 + 税费 (HKG不收YQ)
- 美国东海岸-香港:
- 贬值前:45/85/92/5/122.5
- 折扣后:38.25/72.25/78.625/104.125
- 贬值后:48/85/100/135
- 燃油费:~ $160 + 税费
- 美国西海岸-香港(直飞):
- 贬值前:30/60/75/82.5
- 折扣后:25.5/51/63.75/70.125
- 贬值后:33/60/82/92
- 燃油费:~ $160 + 税费
- 美国东海岸-北京/上海:
- 贬值前:52.5/90/102.5/132.5
- 折扣后:44.625/76.5/87.125/112.625
- 贬值后:55/90/110/145
- 燃油费:~ $250 + 税费
以上更改只针对使用SQ里程兑换SQ自己的航班,兑换星空联盟的兑换表和燃油费没有变化。差不多和之前说的一样,长途航线里程需求大涨😂,就算能抵消掉YQ也不够划算。
在3月23以前出票的都按照旧里程表收费,3月23及之后按照新表收费,按照官网FAQ的说法,关键点是ticket issue date。如果是改票或者waitlist,在3月23之前确认出票也按照老表,之后按新表,其实官网没有明确说改签和waitlist如果在3月23之后才能clear的情况,以上是我自己看完之后估计的,还需要确认。
这要是以后油价又涨起来了,肯定燃油费会加回来的,所以短期长期讲这肯定都是一轮贬值。整个常旅客界贬值是常态,里程要流动起来才好,攒着不用贬值两轮就没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