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復活節島的夢想客機——LA621/841 MEX-SCL-IPC 787商務艙體驗

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腹地,是波利尼西亞大三角的最東端。在1722年4月5日(復活節)這一天,荷蘭探險家雅可布·羅赫芬的艦隊首次登上該島,也因此有了「復活節島」這個名稱。島上的原住民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稱呼此島為Rapa Nui,後來複活節島被智利兼并,如今屬於智利領土。這也意味着如果你有美國或加拿大的旅遊簽證,就可以免簽訪問復活節島了!

學界對於復活節島何時開始有人居住尚無定論,從最早的公元300-400年到最晚的公元1200年都有。不管怎樣,早期移居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如今已經不在,也沒有文字記錄,只給人們留下了巨大而神秘的人形石像和口口相授的傳說。一直以來複活節島就是我嚮往不已的目的地,但因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復活節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到達的地點之一。

目前復活節島有每天一趟往返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不是加州的那個聖地亞哥)的航班,由787執飛。此外LATAM還有每周一班的IPC-PPT神奇航線,連接大溪地和復活節島。因為LATAM對島上航班乃至整個南美航線的絕對壟斷地位,機票價格向來偏高。

幸運的是,今年九月的時候LATAM出現了一個bug票:墨西哥城(MEX)出發到達智利境內的往返商務艙只要1200美元。更誘人的是到復活節島也是這個價!於是果斷入手了兩張感恩節期間MEX-SCL-IPC-SCL-LIM-MEX的票,其中MEX-SCL-IPC-SCL這三段長途航線由787執飛,配備了180°的座椅。接下來我自己掏錢購買了JFK-MEX的航班。回程我開了個腦洞,在到達LIM之後棄掉LIM-MEX,轉而飛到秘魯的庫斯科,順路去馬丘比丘以及體驗號稱南美最佳SPG的Tambo del Inka(後來我被升級到了senior suite,酒店報告後續會奉上)。秘魯境內這一段用BA出LIM-CUZ的單程只需要4500點Avios,簡直不能再划算。最後從CUZ再坐Avianca的飛機回美國,單人只需35k UA里程,美滋滋。幾番查詢、轉點之後出票,確定的行程如下:

出票後顯示是Z艙,這意味着可以按照225%的比例積攢到阿拉斯加航空,也就是說一趟下來可以獲取將近27k的里程。這等於回血~500刀,以及額外贈送一個阿拉斯加的MVP會員,簡直笑哈哈。

終於隨着感恩節的臨近,期待已久的復活節之旅就要來了!

1. MEX-SCL LA621 787-8體驗

當天的LA621 MEX-SCL航線由787-8執飛,我和LD兩人先搭乘了Delta的航班從JFK抵達了墨西哥城,因為有美國簽證所以入境墨西哥無壓力。LA621排班是每天當地時間18:55從墨西哥城起飛,當地時間第二天清早6:15到達聖地亞哥,很適合休息,基本上吃完飯就能睡覺。

當天的登機口在22,墨西哥機場的休息室沒有太大亮點,這裡就不說了。

登機後入座4A和4C,可以看到客艙內粉紅色的曖昧燈光。

第四排位於緊急出口後面,據seatguru的數據有比較大的腿部空間。但實際上這款座椅的優點就是腿部空間很大,因此緊急出口後面感覺也沒有特別大的體驗升級。

可以看到客艙是2-2-2布局,私密性相對較差。

近距離看我的座位,座位上備有一個耳機。

耳機自帶降噪功能,但我自帶了耳機所以就沒有用,不好評價質量。

被子和枕頭放在了儲物間中,起飛會有空乘幫你拿,當然你要是想早點用也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裡忘了拍洗漱包,LATAM的商務洗漱包可以說是商務艙里最良心的,不僅有常見的襪子眼罩手霜,還有一面小鏡子。但LATAM商務艙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沒有拖鞋。八個多小時的航班不給睡衣還可以理解,但沒拖鞋給飛行途中上廁所帶來了不便。

座椅是可以180°平躺的,實際體驗上會有一點點傾斜,腰部也會有一點凸起感。然而LATAM在商務艙不配備床墊,所以座椅舒適度要打不少折扣。

這款座椅的儲物空間不算多,但腳踏中間自帶開關的隔間很方便,放手機之類的電子設備綽綽有餘。

座椅電源藏在一個很深的角落裡。

第二個儲物點在座椅中間遙控器的上方,是一個網袋,然而比較坑的是網袋的下端沒有粘合好,導致袋子是漏的……後來IPC-SCL又飛了一次787-8,發現了同樣的現象,不知是LATAM保養的問題還是這款座椅本身的缺陷。

入座之後空乘送上了歡迎飲料。

登機很快結束,航班準點推出起飛。這張圖可以看出來第四排離引擎非常近,這導致後來在平飛階段噪音略大,實際測量的結果為62.5±0.9 (2σ) dB,而移步到第一排就變成了60.6±1.1 (2σ) dB,這差別就差那麼一丁點就顯著了。

起飛後大約二十分鐘空乘起身工作,下圖中靠門的座椅就是空乘座位。

雖然開始工作的時間很早,但LATAM的餐飲服務實在慢得不行。我算了一下從起飛到用餐結束差不多用了兩個小時!我本以為是這一班的個體差異,但後來SCL-IPC,IPC-SCL,SCL-LIM的航班都發現了一樣的問題。本來飛行時間就不算太長,花太多時間在餐飲上有些不值得,還是睡覺要緊。菜單大家可以看附錄1。

餐點本身口味不錯,例如這個菠菜湯,口感酸辣,十分開胃(其實我是想選另一個扇貝的,但被選完了……所以還是要坐前排啊)。

飲料我點了一杯起泡酒加一杯秘魯特色雞尾酒Pisco Sour,三杯酒下肚基本上睡覺不愁。

主餐我點了chicken stuffed with foie gras……這咋翻譯?被塞了鵝肝的雞肉?LATAM的雞肉吃起來其實挺沒味道的,不如LD點的牛肉好吃。

餐後點心我選了雪糕。

兩個小時過後電影都放完了,終於飯也吃完,之後開始睡覺。之前說過第四排的座位噪音比較大,QC25這樣的降噪耳機會有幫助,但缺點是戴着大耳機不能轉身。加上機艙乾燥,一口氣大概睡了三個小時。於是起身查看廁所。

廁所很乾凈,LATAM也提供了一些簡單的備品(乳液、濕毛巾、被子、香水)。

回來之後喝足水繼續睡,這次倒睡得很不錯,直到降落前一個小時被早餐服務叫醒。早飯我選擇了煎蛋,水平不算差,但也沒有驚艷到值得少睡半小時。

最後飛機提前了十五分鐘到港,因為外面一片漆黑也基本上拍不到什麼風景了。如果大家是白天降落的話不妨坐在飛機左側,這樣可以一路看到非常壯觀的安第斯山脈。下飛機後入境智利無壓力(我和LD都有加拿大的十年旅遊簽,邊檢很快放行了)。提取行李後出海關,轉接下一趟SCL-IPC的智利國內航班。

2. SCL-IPC LA841 787-9體驗

LATAM的787-9同樣為2-2-2的布局,但細看之下會發現腳踏和787-8略有不同。

實際上,除了顏色之外這款座椅和國航的330一模一樣!大家可以去看colin的PVG-MUC國航商務艙報告,國航現有的深藍色椅套還真不如這紅色更適合國航形象。

我的座位在3L,枕頭和被子是自己從頭頂行李架裏面拿出來的。同樣,這趟航班沒有拖鞋和睡衣。

SCL-IPC的商務艙提供極為簡單的備品包,就一個眼罩和一個襪子,以及包裝可以變成一個洗衣袋。

這裡補充一下之前航班上一些沒有記錄到的細節,例如閱讀燈和空調出風口。

九點半航班準時推出,遠處看見剛降落的Avianca 787一架。

聖地亞哥的天氣不錯,早上也沒有什麼延誤,起飛過程非常順利。因為是向南起飛,東邊升起的太陽將飛機的影子投射到了地面。

起飛後的幾分鐘飛機向右調轉90°開始往西飛,這時扭頭已經可以看到遠處延綿不斷的安第斯山脈了。

機艙內的燈光也變成了藍粉色,其實我一直以來有一個疑問就是客艙燈光的用處。波音自己說過787的情景燈可以模擬日出日落的顏色幫助調整生物鐘,這不難理解,但粉色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趟航班也是提供早餐的,但問題和之前的一樣,太慢了。航班只有五個小時,等到飯吃完就基本行程過半。因此我直接選擇了鋪床睡覺。

大約睡了兩個多小時醒了過來,去洗手間的途中抓拍了一張客艙內360°全景照片。

回到座位後小哥問我還要不要吃飯,本着不吃白不吃寫完整report的精神我點了一份早飯,可以看到是一些簡單的冷肉和水果。

吃完飯後工作了一會,不知不覺就要降落了!

飛機從復活節島以北飛過,然後180°掉轉頭向東降落,因此坐在機艙右舷的我沒能航拍到島上景緻。這裡是最後降落抓拍到的照片。

復活節島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我們的航班降落之後滑行到跑道的盡頭,掉頭,再滑行到停機坪。

在滑行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架大溪地航空的343,但神奇的是TN並沒有定期往返復活節島的商業航線,也許這是包機?

小機場沒有廊橋,停穩之後走着小樓梯下來。

然後也沒有巴士,反正下了飛機走幾十步就到航站樓了,非常袖珍的機場。下面兩個口子左邊是登機口,右邊是抵達口。

走在路上回頭看停靠着的787-9,流線型的機頭真是漂亮。以前LATAM這條線用767執飛,不論是乘客舒適度和航空公司的燃油經濟都不如787。

既然題目說的是「飛向復活節島的夢想客機」,這裡來一張Trent 1000渦扇引擎的特寫。可以看到真正的燃燒室其實很小,這種大涵道比的設計使得飛機能節省更多的燃油,飛行噪音也更小。

正文結尾按照慣例總結一下LATAM的飛行體驗。整體而言是略有失望的,例如餐飲服務效率低,沒有鞋子,這些商務艙服務中關鍵點的確實讓我對LATAM的服務頗有微詞。至於沒有床墊和睡衣這樣的第一世界問題反倒是次要了。

餐飲上,LATAM的水平處於中等偏上,比北美的航司要好,但不如亞洲航空公司,大約和歐洲的漢莎、SAS接近。

硬件上,787-9沒什麼可挑剔的,艙壓和濕度的確要比77W、330之類的大,噪音也相對來說可以接受。不過LATAM的這一款座椅不能算業內一流,靠窗的兩列不能直通走廊略有遺憾。兩人出行這不是問題,但如果單人的話相信會偏愛隱私性和通暢性更好的反魚骨或交錯式座椅。

附錄1. MEX-SCL商務艙菜單酒單

附錄2. 復活節島掠影

既然到了復活節島,那就不能不說一說島上巨大的石像(moai)。這些石像大約高4米,重13噸,由一塊火成岩一體雕刻而成,大部分沿着復活節島的海岸線分佈。根據現存傳說,石像的主要目的是紀念逝去的重要人物。

島上的石像各異,最長的有十五人一排(Ahu Tongariki),是島上最大的石像陣列。

因為坐東朝西,這裡也是拍攝日出的最好地點。

Ahu Tongariki一旁有一個獨立的石像,因為日本政府和企業對於復活節島石像修復工程的物資援助,這個石像曾經作為友好的象徵,運到大阪和東京參加展覽。這也是除了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的Hoa Hakananai’a之外唯一離開過復活節島的石像。

島上的幾乎所有石像都背對大海,只有下面七人一組的石像(Ahu Akivi)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且在每年的春分之際,七座石像精確眺望着日落的方向。

復活節島的城鎮Hanga Roa位於島的東側,這附近有五人一組的石像,周邊也有餐館咖啡廳,很適合黃昏時分坐着欣賞落日。可以看到中間的石像有些殘缺,實際上島上石像在十八世紀前後都被推翻了,其間也造成不少損毀,現在看到豎立起來的石像都是後來重新修復的。

並非所有石像都被重新豎立,沿着復活節島的海岸線駕駛,還能看到不少保持倒地狀態的石像。

島上所有的石像都產自名為Rano Raraku的火山口,山坡上布滿了處於完成或半完成狀態、但尚未運走的石像。

隨着歲月的流逝,石像上長出了地衣,但整體輪廓仍然沒有變。

嘴唇撅起的一處特寫,下嘴唇的弧度非常自然。

石像上還有一些不易發覺的細節,例如很多石像是有手和肚臍的。通常兩隻手會環抱在肚臍下方。

部分石像還帶着紅色的帽子(pukao),它們由多孔的火山渣構成。據信這些帽子是後期添加上去的,用來象徵地位的重要性。

除開巨大的石像和一些原住民文化遺迹,復活節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火山島,地質上和夏威夷的大島並無兩樣。復活節島上植被也因為早期波利尼西亞人的過度開發而幾乎消失殆盡,現有的物種多數都是後來恢復和外地引進的。所以如果不是為了感受一下石像的神秘,復活節島並不是最好的海島度假之選(路途遠,物價還貴)。但對於喜歡探索神秘事物的人來說復活節島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另一點值得一說的是島上有很多放養的狗,他們不怕人,但會找你討東西吃。我們在Ahu Tongariki看一隻狗實在瘦得可憐,餵了一點東西,結果他追着我們的車跑了一路。這是後來在鎮上照的,從體型和發色來看應該有主人照顧。

最後,全文的結尾還是呼應一下題目夢想客機,放一張回程IPC-SCL登機前的照片,787的翼尖真是百看不厭吶。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14   Average: 4.5/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