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賬戶後 小額法庭起訴Citibank成功拿到$2,500和解金的經驗介紹

前情提要

在美卡論壇上發帖哭訴過,2021年11月某一天登錄Citibank時,發現所有信用卡都被關了。回想了一下為啥會被殺,我覺得原因大概還是很明確的:前幾個月接了幾筆別人打來的 bill pay。

在把被關的卡上的 credit balance 要回來之後,我還是覺得意難平,想要從Citibank那裡討回一點什麼東西。根據以前大家的經驗,被關的卡大概是沒有辦法恢復了。在CFPB上投訴似乎也沒有過成功經驗。但是我被關的卡裏面有價值上千刀的TYP和返現Citibank在關我卡的時候就直接給吞掉了,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以這個為理由,走小額法庭去告Citibank。

其實我知道,嚴格按照法律來講,我在Citibank卡上攢的TYP和返現,只要尚沒有兌現,那麼它們是屬於Citibank的財產、不屬於我的,Citibank完全是可以合法的把他們都沒收的。但是為什麼我還要走小額法庭這條路呢?因為本站之前有過一篇小額法庭經歷給我的啟發很大,讓我知道,雖然Citibank只要派律師上庭了我幾乎99%概率要輸,但是律師的時間是很值錢的,Citibank派個律師上庭所付出的成本大概率比直接跟我和解要付的錢更多,所以最後很可能Citibank這類大公司會跟我和解直接賠錢。

現在我已經成功拿到了$2,500的和解金,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坑走了些彎路的,因此把這個經驗寫出來也許可以幫到更多的朋友。

第一步:在所在county的小額法庭發起起訴

小額法庭只受理想要現金賠償的糾紛,且其金額需要在$10,000及以下。如果滿足條件,即可在小額法庭發起起訴,而不需要在正常的法庭打官司走冗長而複雜的流程。

想要在小額法庭發起起訴,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所在county的 small claims court 官網,然後順着它的指示去做。比如我住在WA的King County,那麼我在Google上搜索 “King County Small Claims Court” 就可以找到它的官網:

官網中有介紹,現在可以efile,即網上操作即可發起claim。

發起claim的操作很簡單,順着官網的指示填一個申請表即可。

在申請表上,我除了要求索賠我損失的金額$2,500以外,我還在補充說明的地方要求恢復我被關的信用卡、去掉信用報告上我的卡是 closed by bank 的字樣。當然,我自己也知道,估計處理官司的律師大概率只能賠錢,不太可能滿足剩下這倆要求,不過反正試試也無害。

這一步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但是我卻在第一次file claim的時候被reject了。被reject的原因是,說我這被告在 South Dakota(之所以我填的被告地址在 South Dakota,是因為他們寄給我的解釋為何被關的信就是這個地址),不在我所在的 King County,於是他們無法受理。我當時還在美卡論壇發帖求助了這個問題。我當時都在有疑問我到底能不能在自己的county起訴,難道還得跑到South Dakota起訴不成?

在經歷了一些彎路之後,現在我明白了,這個reject我的clerk其實說的不對,即使被告地址在外州,我依然可以在我住的county的small claim court起訴他們。實際上我又file了一個被告地址在South Dakota的claim之後,這第二次提交的起訴就被順利接收了。至於我具體把被告地址改成了什麼,我會在寄傳票那一章節中更加詳細的敘述。

第二步:等待。我等了半年。

Small claim 被接收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我什麼時候要上庭?我一開始其實是有點懵逼的。這一點官網上做的也非常不好,只是顯示我的claim已經被accepted而已,根本就沒有下一步的指示。甚至時間過去很久了,我都快忘了有這麼一件事存在了。我現在明白了,在 small claim 被接收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法庭做出安排,到時候他們會寄一封實體信給你的,同時也會打電話給你提醒告知信里那些信息。

這封信里有出庭日期、有給原告看的一些信息、也有給被告看的一些信息。

我的 small claim 是在2022年3月某日被接收的,然後,我是在2022年10月某日才收到了法庭寄來的信!整整過了半年!如果你也在小額法庭起訴,那麼希望我的這個等待timeline可以幫到你。

第三步:給被告寄傳票 (Serve the Subpoena)

收到法庭寄過來的那一封信之後,你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給被告寄傳票 (serve the subpoena),即把收到的信裏面被告有關的那一摞材料,用法庭允許的方式寄給被告。在給原告的材料中,有講怎麼寄傳票是允許的,一般來說第4種寄 registered mail with return receipt 是最方便的。

如果你起訴的是州內的個人或實體店,那麼這一步很簡單,直接寄給被告的地址即可。

如果你起訴的是全國性大公司,稍微麻煩一點,但是大多數情況而言也很明確,你需要寄傳票的地址,是這個全國性大公司在你這個州的 registered agent,你可以在你們州官網搜索 business entity 的頁面里去搜。

而我起訴Citibank這個情況則是最令人蛋疼的情況。Citibank是一個全國性銀行,所有人都可以網上申請他們家的信用卡來使用,但是Citibank偏偏在WA整個州沒有任何一個實體branch,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有在WA州註冊過,因此就沒有一個registered agent可以作為寄傳票的對象了。這要如何是好?

我走了很多彎路,搜過WA州政府裏面Citibank到底註冊了什麼,搜過Citibank的財報,也諮詢過州政府的客服,甚至因為不確定而寄了好幾個傳票給了不同的地址以求有一個是能用的。最後發現這個地址是好用的:

Citibank NA c/o Legal Services
701 E. 60th Street North
Mail Code 1251
Sioux Falls, SD 57117

這個地址是怎麼找到的?是我在 Google 上搜 “citibank n.a. serve subpoena” 這個關鍵詞之後在幾個第三方網站上看到的信息(比如這個網站、和這個網站的評論區)。

在這裡我不得不吐槽一下,沒想到small claim這麼一個本該讓起訴變得簡單的東西,為了尋找正確的寄傳票地址還是讓我花了那麼多功夫,最後是在一些不知道多可靠的第三方網站上找到了正確信息。其實我搞這個起訴,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體驗一下美國的法律流程,想知道作為一個普通P民在起訴大公司的過程中到底難度有多大成本有多高。結果來看雖然最後成功拿到了和解金,但是過程中這個找寄傳票地址的步驟實在是令人勸退。如果讀者中有律師熟悉這方面,歡迎講講經驗啊!

第四步:與被告律師協商和解

在被告律師收到傳票後,就按照我提供的email發郵件聯繫我了,收到這封郵件的時候我開心的跳了起來!

果然如我所料,這種大銀行的律師處理這類問題一般就是直接和解。他們說可以接受我提出的$2,500的索賠金額,並且也可以滿足我的要求去掉信用報告上我的卡是 closed by bank 的字樣。但是他很遺憾的表示他無法恢復我被關的信用卡。沒關係,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被關的卡無法恢復了,能拿到錢我就滿意了!

這裡插播一句,博客里另一篇小額法庭經歷作者croco8dile在得知了我的經歷後,指出了我的一個錯誤操作。我在一開始的 small claim 表格里填的想要的索賠金額就是 $2,500,因為我大概被沒收的TYP和返現大概就是這麼多。但是croco8dile指出,這樣做不對!應該一開始就衝著小額法庭的上限$10,000來要,大不了可以說除了真正的損失之外還要求賠精神損失費。因為這個索賠金額只是和解協商的起點,如果我寫着我只要$2,500,那麼對方直接同意這個金額我就沒有任何希望拿到更多和解金了;而如果一開始提出的索賠金額是$10,000,那麼這個數字將變成協商的起點,我最後很有可能拿到的比$2,500多。而如果對方覺得$2,500都已經太多了,那麼我即使一開始索賠$2,500也沒用,還是得往下協商。總之一開始file的時候索賠金額盡量寫$10,000這個上限就對了!

在雙方都同意之後,我作為原告,需要在small claim court官網上上傳一個文件,上面寫着我們和解了,我想撤訴。這個文件可以搜搜模板 (搜你所在county的 small claim court order of dismissal),也可以自己隨便寫寫。上傳上去之後,過幾天就被接收了。這樣就結束了。

又過了幾天,就收到Citibank寄來的支票啦!

寫在最後

其實在和解協議裏面有一個保密條款的,我把文章發出來,就違背了條款了,Citibank如果發現了估計要把我這錢收回去的。不過我是無所謂的,我對這錢不是很看重。我在意的把我的經驗分享出去,讓更多遇到類似情況的人可以通過 small claim court 拿到本該屬於自己的利益,少走一些我當時走過的彎路。希望本文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100   Average: 4.9/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